交大要闻
“全球变局下的平安中国建设:挑战与应对”学者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
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国家安全研究院承办的“全球变局下的平安中国建设:挑战与应对”学者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建楼召开。
论坛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科院、上海公安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国家安全和平安中国的相关议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承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吴建南教授主持。
周承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变局与区域震荡正在形成叠加效应,国家安全形势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学校主动应对国家战略需求,融合政治学、国际关系、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学科优势,推动成立国家安全研究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成果斐然。他表示,2026年上海交通大学将迎来建校13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秉承“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加速推进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面向未来,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激荡思想、共谋良策,为平安中国建设贡献智慧。
吴建南主持开幕式
本次论坛议程丰富,涵盖主旨演讲、论坛讨论等环节,共设置“国际安全合作:机遇与困境”“国内安全治理:挑战与创新”两个分论坛。
在主旨演讲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沈丽丹主持,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国权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张明军教授进行演讲。陈国权教授带来了“广义政府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演讲,他深入剖析了中国的“广义政府”特性,提出广义政府下如何通过功能性分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张明军教授以“系统集成思维下政党执政安全的转换机制”为题,阐述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政党如何运用系统集成思维,构建和完善执政安全保障体系。
沈丽丹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随后,“国际安全合作:机遇与困境”和“国内安全治理:挑战与创新”两个分论坛的讨论相继展开。《太平洋学报》执行主编杨海萍、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主任谢磊和《学术月刊》资深编辑王胜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资深编辑王玲玲分别就两个论坛的专家发言进行点评。
本次论坛紧扣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十周年主题,围绕全球变局下平安中国建设的关键问题,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发言和思想碰撞,不仅展示了国家安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为推动国家安全理论与实践发展贡献了智慧,对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助力平安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