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面向眼眶手术的软组织拨进及复杂操作机器人系统研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沪召开

日前,“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面向眼眶手术的软组织拨进及复杂操作机器人系统研制”项目(编号:2024YFB4710200)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该项目牵头单位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九院),眼科周慧芳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 ,参与单位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联影智融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福州大学及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上海九院的领导、项目论证专家、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上海九院科研处处长王婷玉主持。

图片2.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范先群教授指出医工融合与人工智能技术将突破传统眼眶手术精准度瓶颈,推动诊疗研发转化体系建设。上海九院党委书记马延斌、上海市科委缪军处长、上海市卫健委科教处计菁处长分别做了重要讲话。工信部项目主管范枚杉就项目过程管理及质效提升提出指导意见。项目负责人周慧芳以及四位课题负责人从背景和目标、方案和路线、任务和内容、进度和节点、管理和风险等五个方面进行实施方案的详细汇报。

项目论证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朱向阳教授主持。项目责任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段星光教授指出项目创新性强、任务艰巨,建议各课题建立定期线下研讨机制集中攻克技术难点,并表示项目依托国内顶尖资源,对跨团队协作成效充满信心,将全程参与协调推进工作。责任专家张建华教授高度肯定方案创新性,强调需重点构建多单位、跨区域的高效协同机制。同时,技术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殿生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胡颖教授、上海体育大学王少白教授、浙江大学眼科医院叶娟教授,指导专家范先群院士、朱向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盛鑫军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赵杰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立海教授和王丽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Kelvin Chong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卢苇教授等专家围绕项目核心技术、方案细化、临床应用路径及产业化前景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专家组经质询与讨论后一致认为:项目立足眼眶手术机器人国际前沿,技术路线清晰、任务规划合理,建议从三方面优化实施——深化医工交叉团队融合协作机制,建立关键技术量化评价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与临床合规性设计,保障项目高质量落地。责任专家表示将持续对接工信部做好资源协调,全力推动项目成果转化。

项目在推动眼眶微创手术技术革新、提升我国医疗机器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负责人周慧芳表示,将充分发挥团队“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生态优势,加速推进技术攻关,力争三年内完成首台系统研制并开展临床试验,助力我国智能医疗装备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为提升全民眼健康水平贡献中国智慧。

九院眼科 倪妮 许玮
九院眼科
附属九院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