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弦歌不辍育桃李、花开时节盼君归
上海交通大学纪念建校129周年大会举行
弦歌不辍育桃李,花开时节盼君归。2025年4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纪念建校129周年大会在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举行,全球交大人共聚母校交大,共叙思源情谊。校党委书记杨振斌作大会发言,校长丁奎岭作主题讲演。闵行区委书记陆方舟,闵行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吴强,全体校领导、老领导,学校部分校董,海内外校友代表,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校友会理事;睿远科技大奖评委会成员及获奖代表;校长奖、杰出校友奖获奖代表;捐资助学的社会贤达和校地友好合作单位代表出席大会。部分校友师生代表在徐汇校区文治堂及各院系分会场观看大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主持。
饮水思源传薪火 弦歌不辍启新程
校党委书记杨振斌:以“四个坚持”书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
杨振斌指出,跨越三个世纪的交通大学,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129载薪火相传、自强不息,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民族振兴紧密相连,致力于建设一流大学、培育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在一次次改革创新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明年即将迎来建校130周年,展望未来,要坚持图强兴邦、与国同行,勇担历史使命、传承交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引育并举,广揽四方英才、培育一等人才;坚持创新策源、主动作为,回应时代需求、贡献一流成果;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合作交流、汇聚发展合力,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坚毅前行。
“今日交大在传承中创新、在砥砺中开拓,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每一项办学成就和发展进步的背后,都凝聚着全体师生医务员工的智慧和汗水,承载着全体校友的关注与支持。”杨振斌表示,这份跨越山海、心系母校的情感,生动诠释了“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的精神内涵,也是推动学校在新时代阔步前行的力量源泉。母校永远是校友们温馨的港湾和坚强的后盾,期待与全体交大人共同书写奋进新时代的崭新篇章。
思源致远 勇攀高峰
校长丁奎岭作交大校情报告,回顾喜人成绩,畅谈发展愿景
丁奎岭以“思源致远,勇攀高峰”为题作校情报告。他强调,近年来,在全体交大人的同心协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抢抓机遇、奋楫争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他表示,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交大将坚持以兴邦为任,以育人为本,以创新为魂,紧密对接国家需求,在服务支撑强国建设中彰显交大担当;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贡献交大力量;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在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中展现交大作为,紧抓机遇、乘势而上,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崭新篇章。
赢得一流声誉,方成一流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办学声望与社会美誉度,其根本在于广大校友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卓越贡献,正是万千校友在各自岗位上奋发有为、建功立业,方才铸就了今日交大的卓著声誉。”丁奎岭寄语广大校友,希望大家铭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用智慧汗水成就事业发展,以实干担当书写奋进华章,共同铸就属于交大人的时代荣光。
吴鹏炜校友:锚定科技报国坐标,赓续海疆保卫火种
“母校始终强调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让我明白,不仅要追求个人成功,更要心系家国,使我更加坚定投身舰船报国的志向。毕业后,我循着黄旭华学长‘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进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投身装备研制伟大事业。”会上,1988级船舶及海洋工程系船舶工程专业校友、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所长吴鹏炜作为校友代表深情回忆在交大的求学感悟及初心选择。
30多年来,吴鹏炜带领团队致力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见证了我国装备研制事业从跟跑、并跑到现在部分领域领跑的伟大而艰难的跨越。“刚参加工作时恰逢装备研制全面提速,我们的装备水平和技术储备同国外差距大,我们这批年轻科研人员压力巨大。母校赋予的专业功底和坚韧品格,支撑我熬过那段艰苦岁月,也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吴鹏炜与师生校友分享了奋斗历程中的点滴感悟。“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接续努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装备研制事业必将屹立世界前沿。”
集成电路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晓敏:在祖国大地续写交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我的研究方向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光通信技术,目标是通过智能化算法实现通信网络的自主管控。在博士期间,我带领课题组团队搭建了中国高校首个跨城智能光网络现网研究平台,并实现了全球首次基于大模型的光网络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示范。”会上,集成电路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晓敏与师生校友分享了她在交大的科研经历与心路历程。“如今,我们的研究让大语言模型不仅能服务于个人,还能为复杂的通信网络提供管理,让成千上万的一线运维人员不再需要熬夜值守。每当想到这些改变和突破,我都深感自豪也更加体会到继续科研探索的责任重大。”
“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是全世界交大人共同的心声和使命。刘晓敏说,“在交大各个学院的实验室里,每天都在孕育着这些聚沙成塔,终将改变整个行业甚至人类文明进程的闪亮成果。从懵懂青年到科研工作者,这期间的蜕变与成绩,离不开交大的培养,离不开师长的教诲,更离不开一代代交大人的精神指引。我们将牢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胸怀家国、求知若渴、敢为人先,在祖国大地上续写交大人的华章!”
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揭晓
生动诠释“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交大精神品格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是交大在精神文明领域的最高荣誉,用以表彰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交大文化、彰显交大精神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员工。经过评选,筑梦交大的“洋青椒”Peter Bradley Shull,狙击“癌王”的创新先锋沈柏用,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坚守者林浩东,白衣为甲的“六边形”医学生胡佳腾,久久为功的跨文化交流使者陶庆,以乐传情的校园文化名片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合唱团,国际创新盛会幕后的稳固基石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海交通大学专项工作办公室,仁术济世的临床创新转化先锋队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创新团队,驰骋天海的交大创新团队“哪吒”团队,顶尖学术成果的推动者科研院学术发展与成果处等10个个人和集体荣获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杨振斌、丁奎岭为获奖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奖。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主持大会
向未至之境不断探索,在科技创新中铸就未来
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和第二届“睿远青年科技奖”揭晓
为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表彰全球范围内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领域贡献卓著的杰出师生和校友,我校1992级本科校友、校董陈光明学长饮水思源,反哺育英,与母校共同设立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和“睿远青年科技奖”。经评选委员会评审,贾金锋/丁洪(共同获奖人)、张荻、毛军发、王卫庆五位交大人获得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王飞、徐东莲、易培云、钟圣怡、钱彦旻、陈全、田新亮、钱昆八位交大青年科学家获得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睿远青年科技奖”。丁奎岭宣布获奖人名单。
以仁心救病患,用大爱济苍生
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人——王振义院士
“我手上拿的这盒药就是王老师送给世界的礼物。在国际市场,同类抗癌药售价高达数万元,而这盒‘救命药’仅需290元,还可纳入医保。为何如此?因为王院士从未申请专利,他说:‘科学成果属于全人类,患者利益高于一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教授在现场举起手中的药盒,动情描述着王振义院士的生平与事迹。王振义院士创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无私公开治疗方案,挽救了全世界数十万患者,和患者背后的数百万家庭。他放弃申请药物专利,只为让更多病人吃得起“救命药”;他坚持20年每周“开卷考试”,诊治疑难病例,言传身教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医学专家,造就“一门四院士”的佳话。
“今天,我们致敬王振义院士,不仅是致敬一段传奇,更是传承一份使命。今日的交大,正以129年的厚重积淀托举起新的星辰大海,愿我们每个人都以王振义院士为榜样,成为壮阔征程中的一束光,在民族复兴的浩荡江河中,共铸属于交大人的时代荣光。”赵维莅表示。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2025年度“杰出校友奖”隆重颁发
交大建校129年以来,始终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使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40万各类优秀人才。自2009年开始,学校开展“杰出校友奖”评选活动,以褒奖践行“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出杰出贡献,在所属行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以及长期心系和支持母校建设与发展的校友。
会上,2025年度杰出校友奖揭晓。苏彩容,凌复华,黄震,吴涵渠,郭卫华,俞伟景,成明和,张刚,俞熔,毛丞宇,麻富华,孙仲斌,叶松青,邹宏宇,薄可晨,黄国江,陈宇峰,兰东方,杨迅捷,季弘良,王炜,戴敦邦、沈嘉华伉俪,翁吉义、张磊、黄勇集体,1986级毕业35周年返校活动筹备组,卓越领导者(后E)课程研修班(首期),全球商界领军学者项目(GES)十期班,获得“杰出校友思源贡献纪念奖”。原校党委书记王宗光、马德秀、姜斯宪,原校长谢绳武、林忠钦为获奖校友颁奖。
谢友柏、沈南鹏、曾毓群,荣获“杰出校友思源贡献卓著奖”。杨振斌、丁奎岭为获奖校友颁奖。
建校130周年公告发布
全球交大人同传校旗,百卅华章再启征程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30周年公告正式发布,诚邀全球校友与社会贤达于2026年4月8日,共聚东海之滨,共谋发展新篇。
同时,学校以“思源致远·百卅传奇”为主题,在徐汇校区红太阳广场举行全球交大人同传一面旗活动启动仪式。杨振斌宣布活动启动,并将校旗传给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友、中国女子帆船运动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获得者徐莉佳。这面承载着交大三个世纪厚重历史与“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精神品格的校旗,从徐汇校区启程,传递至闵行校区纪念建校129周年大会现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北京校友会执行会长刘志欣在闵行会场接旗。擎校旗思源脉动,越山海致远交响。未来一年,校旗将从东海之滨启程、奔赴全球各地,以五洲四海为卷、汇聚全球交大人的心意,为母校建校130周年送上最珍贵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