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山海相连 花开两地——大理洱源非遗进交大活动举办
2025年4月5日至6日,由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中共洱源县委、洱源县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大理洱源非遗进交大”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办。活动以“共赴山海之约 邂逅非遗之美”为主题,通过非遗技艺展示、互动体验、文化交流等形式,展现大理洱源深厚的文化底蕴,镌刻高校美育实践新路径,续写校地合作的新篇章。
开集仪式现场
洱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建梅,洱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项丽娟、许勇,洱源县文旅局、文联、教体局、茈碧湖镇、丰源村等相关部门同志,19位非遗传承人和乡村振兴商户代表受邀出席,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昊,校长助理、工会主席于朝阳,讲席教授孔海南,还有宣传部、地方合作办、后勤保障中心、地方研究院管理处、基金会、工会等相关部处和院系师生出席活动。
洱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建梅致辞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讲话并宣布开集
活动现场,洱源县与上海交大互赠礼品。洱源赠送书画作品《祈福浦江》和《海菜花开沪滇情》,交大回赠苏绣摆件《南洋古韵》,续写这份守望相助的情谊。
洱源县与上海交通大学互赠礼品
沪滇协作结硕果,非遗文化展新颜
自2013年上海交大定点帮扶洱源县以来,双方在产业扶持、教育支持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沪滇两地文化交融,结成了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本次活动中,大理州、洱源县非遗传承人带着千年传承的匠心来到交大,吸引交大师生共赏人文之美。
多元非遗齐亮相,文化传承添活力
本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文化气息浓厚,活动集中展示大理洱源非遗项目,涵盖传统技艺、民俗表演、美食制作等。剑川木雕、鹤庆银器锻制、白族扎染等展位前人头攒动,传承人现场演示雕刻、锻造、染色工艺,向观众近距离展示底蕴深厚的匠心之美;唢呐乐《欢庆》等非遗节目轮番登场,传承人还特别创作西山白族调《大恩铭于心》记述交大与洱源的帮扶情谊,原创歌曲《洱源等你来》和白族霸王鞭《盛世欢歌》现场互动教学,引得现场掌声连连;诺邓火腿、下关沱茶、乳扇等特色美食摊位吸引众多师生驻足,沉浸于文化与味蕾的双重盛宴。
非遗节目轮番登场
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产品和技艺
市集现场氛围火热
校地携手话情谊,文化纽带连山海
市集现场师生反响强烈。上海交通大学原创大师剧《海菜花开》金花扮演者伍思源表示:“年初,我作为‘金花’这个角色去往洱源,白族绣花围腰系上,苍山洱海的晨雾仿佛漫上舞台——那一刻,‘金花’不再只是角色,而是生长在云岭大地的文化根系。而现在,我又穿上‘金花’的衣服,在交大亲身参与到了大理非遗集市中。从沉浸式微党课的生态故事,到非遗集市里的指尖传承,这场跨越山海的沪滇文化对话,让我触摸到了非遗传承的鲜活脉搏。习近平总书记‘立此存照’的约定印证在了十年后的现在,非遗文化也在沪滇间水乳交融,作为交大学子深感与有荣焉。”
上海交通大学原创大师剧《海菜花开》金花扮演者伍思源在洱源巡演
山海相连,花开两地。本次活动不仅编织起沪滇文化交融的纽带,更将“活态传承”的理念化作春雨浸润心灵。这场跨越山海的对话,让非遗在青春土壤中焕发新生,点燃了青年学子守护文化根脉的热情,为地方艺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期待未来上海交大与大理洱源书写更多“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