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第八届上海市粒子物理与宇宙学会议(SPCS 2024)在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举行

2024年11月11日至1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主办的第八届上海市粒子物理与宇宙学会议(The 8th Shanghai Symposium on Particle Physics and Cosmology, SPCS 2024)在李政道研究所S500报告厅举行。

image.png

上海市粒子物理与宇宙学会议(SPCS)始于2010年,每年基于粒子与宇宙学及其交叉领域前沿的不同主题召集学术研讨,以引领和凝聚领域前沿的学术交流、促进领域内发展与合作,迄今已举办多届。本届SPCS聚焦宇宙中微子探测、多信使天文学、新型探测器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会议于11月11日开幕,大会主席徐东莲副教授主持开幕。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特聘教授刘江来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李政道研究所的初心使命、建设历程和未来愿景,对远道而来的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对此次大会的举办表达了支持和期许。

image.png

大会邀请了国际中微子天文学等领域的领军人物。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孙分校的IceCube-Upgrade负责人Albrecht Karle 教授对IceCube中微子望远镜及其升级项目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地中海KM3NeT中微子望远镜项目首席科学家Paschal Coyle教授分享了项目的最新建设情况及近期超高能中微子事件的发现;日本千叶大学国际强子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主任Shigeru Yoshida教授深入讨论了从高能中微子信号确认宇宙射线暂现源的方法现状。

image.png

李政道研究所向昕副教授介绍了“海铃计划”(TRIDENT)的最新进展及未来规划;中国科学院深海所陈传绪研究员介绍了深海中微子望远镜设施在海底施工布放的挑战和应对措施;上海交大船建学院田新亮教授深入介绍了“海铃计划”一期工程的布放策略和挑战应对。上海交大海洋学院李纪副教授介绍了海底发光生物对深海中微子探测的潜在影响。

image.png

会议还邀请了国内的HUNT、NEON、GRAND等高能中微子探测的项目代表来分享项目进展,促成了国内外中微子望远镜项目的同台交流学习。此外,国内外学者在中微子性质研究、暗物质探测、多信使天文学等前沿进展进行深入交流,现场讨论热烈。

image.png

与会嘉宾还参观了位于交大闵行校区的深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交大海洋工程支撑“海铃计划”的平台能力表达了肯定。

image.png

除了特邀报告外,大会还特别设立了快闪报告(flash talk)环节,让参会的年轻学子也有机会向国际同行展示并讨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研究思路,更激励了他们的科研热情。

image.png

此次SPCS会议的举办,不仅为国际粒子物理领域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不同方向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向全球科学家展现了李所的科研实力和精神风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在会议中的精彩演讲和深入交流让与会者无不受益匪浅,也让参会人员对下一届上海市粒子物理与宇宙学会议的召开充满期待,李政道研究所将继续致力于举办此类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推动粒子物理和宇宙学领域的新发展。

李政道研究所
李政道研究所
孟闻卓
刘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