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强国青年说”微团课大赛举行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发挥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今年7月至9月,校团委面向全校团员和青年开展“强国青年说”主题微团课大赛。

9月29日晚,上海交通大学“强国青年说”主题微团课大赛决赛在学生中心大楼A100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校团委书记、学生处副处长李劲湘,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副主任周琳琰,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国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巢睿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沈小丹,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华博,凯原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关汉男,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巍,媒体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汪佳莹,首届上海市青年讲师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伟以及四百余名各院系青年师生参加此次活动。大赛由陈飞扬、阿依米热主持。

本次大赛共有来自25个院系的30余位选手参赛,经初赛选拔和专家辅导,8位选手脱颖而出入围决赛,他们围绕“强国青年说”这一主题,依次带来8分钟的微团课展示,并由评委老师现场评出大赛一等奖、二等奖。

化学化工学院丁书洋同学以“赓续‘霞光’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为主题,讲述了著名伉俪校友徐光宪和高小霞的故事,号召当代青年传承和发扬科研报国、与祖国同向同行的“霞光”精神,做理想坚定、开拓创新的新时代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居楚漪同学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出发,讲述文化的“体”与“用”的辩证关系,同时结合交大人的文化传承,揭示了交大文化一脉相承的“图强”之用,引人深思又激励人心。

媒体与传播学院吴嘉怡同学聚焦红旗渠精神,创造性地采用答青年问的形式,讲述红旗渠背后的青年之梦,并现场展示了自己填词的昆曲唱段,赞美了劳动人民在开凿红旗渠中展现出的团结一心、信念至上、苦中作乐的精神,给当代青年学子提供精神的指引。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王浩然同学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背景出发,引出当下部分大学生奋斗精神有所弱化的现象,通过饶芳权和顾诵芬两位交大先辈的故事,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永久奋斗的精神内涵,明晰当代青年的历史机遇和时代使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钰雯同学围绕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生动讲述乡村教师和“烛光”西部助学计划为改变乡村教育面貌所贡献的温暖力量,同时从国家政策、科技赋能、教育托举等角度,展示了诸多乡村振兴答卷人的事迹,并以“乡村振兴,青年在路上”号召广大青年交出自己的时代答卷。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黄健翔同学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在微团课中分享了自己参军入伍的感想以及对自己影响深刻的战士事迹。他回顾了自己从参军前的迷茫到军营中的自我磨砺再到收获蜕变的成长历程,以军旅生活中坚韧不拔、善作规划、团结一致的精神与同学们共勉。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李佳秋同学讲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与山茶社的不解之缘,以及黄旭华坚定投身国家核潜艇事业的原因。正是因为在山茶社加入党组织、护校运动、地下学运活动等经历,让黄旭华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她鼓励青年团员们像山茶花一样在逆境中顽强生长,承先辈之志,绘盛世之图。

凯原法学院常馨予同学以“渡”为线索,把交大校友李叔同“渡人、渡心、渡己、渡世”的一生娓娓道来,更以诸多交大先辈在百年征程中铸就民族辉煌的青春接力故事激励全体交大学子以优秀校友为榜样,“青年当思源,争渡立盛世”。

在专家点评环节,刘伟提炼总结了微团课作品各自的特色和亮点,并指出了进一步提升的方向。他表示,同学们的微团课突出了专业特色、交大特点和鲜明时代特征,展示了交大青年宽广的思想视野和实践视野、浓厚的历史传承、向上的成长追求及新时代交大青年青春有为的求学志向,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到更高的舞台展示交大人的青春风采,并用“以交通为名,交万象,通古今”与在座同学共勉。

经评比,常馨予等三位同学荣获大赛一等奖,居楚漪等五位同学荣获大赛二等奖。胡薇薇为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的同学颁奖。

李劲湘为获得本次大赛“优秀组织奖”的单位颁奖。

周琳琰为获得本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的老师颁奖。

青言青语话担当,意气风发向未来。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更是一次青年力量的集结和青春风采的展示。参赛选手们以青春之名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也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勇担时代责任,积极投身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交大青年用生动的故事、青年的话语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校团委
校团委
益友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