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汇聚名家观点,共谋学科发展,聚焦时代之问

“命运共同体: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人文融合发展”高端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

人文为基,科技赋能,搭建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人文共同体对话平台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为了进一步探讨科技人文及相关领域前沿问题,彰显中国学者对人工智能时代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智慧,主动承担起科技人文共同体构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澳大利亚中心于2024年9月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办“命运共同体: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人文融合发展”高端论坛。

1.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江教授、陈众议教授、张跣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聂珍钊教授、傅修延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董洪川教授,北京大学宁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查明建教授,南京大学何成洲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曾艳钰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刘建军教授、尚必武教授等知名学者受邀进行主旨发言,交流科技人文交叉融合的新理论、新问题、新方法,聚众之智,启迪思想。

2.jpg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陈众议和《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彭青龙为论坛开幕致辞,尚必武教授主持开幕式。

3.jpg

周承向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在致辞中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深化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多学科协同攻关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和重点规划,旨在消解科技人文之间的学科融通赤字,积极构建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技人文评价新体系。他鼓励大家在科技发展、学科交叉的浪潮中锻炼智慧和能力,为自主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4.jpg

陈众议教授首先表达了对上海交通大学和学界同仁与会支持的感谢。他指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需要直面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其中科技人文是学科转型发展的重要理念。语言与文学如何应对科技倍速发展带来的认知挑战,烛照自然科学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探索,寻求科技与人文之间互通、互融、互塑的均衡关系,此乃时代之大问。学科的转型为中青年学者带来了挑战,希望能够获得各方的支持和帮助。

5.jpg

彭青龙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了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自2019年由他提出了这一新概念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技术主导人类社会的趋向越发明显。如何使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如何在国际局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发挥人文学科的规范性和引导性作用,从而规避风险,促进科技向善、向好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召开这一主题会议旨在推动科技人文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和健康发展,是回应时代之需的重要举措。

人文为基,探索科技人文共同体的根与魂

6.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教授以“知识论与价值论的统一”为题,指出近至狄尔泰及李凯尔特起,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在理念和方法上走向完全对立的主张。知识是否具有价值,价值能否转化为知识,应有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以阐释为桥梁,超越知识论和价值论的对立,推动以阐释为存在形态和生产方式的精神科学,追索事实,创造价值,为人类提供可为信念所确证的价值之真,可为实践所检验的知识之真。

7.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原所长陈众议教授以“语言文学与AI:关于时代与未来的两个诘问”为题就语言文学与人工智能的融通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陈教授指出尽管技术进步显著,但语言文学领域仍面临数据分散、数据库建设不足等问题。语言和文学的结合保证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也为人类社会的共情和创新提供了基础。

8.jpg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傅修延以“从叙事学勃兴看人文学科的底气与责任”为题,讨论了叙事学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讲故事这一人类基本行为在21世纪的价值和意义,叙事不仅有助于维系社会团结,还体现了人类作为“叙事人”的特性。他呼吁中国学者承担起将叙事学研究提升到弘扬人类文明高度的历史重任,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贡献。

9.jpg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人文”,阐述了人工智能时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需要通过增强技术的人文维度来确保其为人类造福。人文学科在培养人类心智、情感和审美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我们思考“何以为人”的问题,探索个性化创造的重要性。

科技赋能,聚焦科技人文共同体的通与变

10.jpg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的主题进行发言,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学者对人文学科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辨与讨论,推动了跨学科的合作和知识生产的创新。以自身学术道路为例,王宁教授分享了他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念并引入国际数据库评估研究质量的工作经验,论述了运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传统人文学术研究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积极意义。

11.jpg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聂珍钊聚焦“人文学科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指出AI文学的兴起将推动传统文学观念的变革,促使文学理论与批评体系的重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正逐步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工具。为应对这一挑战,人文学科需要与科学融合,实现人文智能化,即传统人文转变为AI人文,改变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方式。

12.jpg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刘建军在题为“科技人文融合的内容和路径的理论猜想”发言中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将经历全方位变革,包括文学样态、创作方式、审美标准和欣赏方式等。科技人文融合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新的艺术哲学观念将改变文学反映生活的传统理解;二是借用量子思维模式重新认识文学要素之间的关系;三是理解“元宇宙”概念,重建文学的产生机制、存在样态和价值功能。

13.jpg

北京大学副校长,博雅特聘教授宁琦围绕“对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之变的思考”一题进行发言,指出人文学科正经历深刻变化,“科技为人文赋能,人文为科技赋值”的观念得到广泛认同。人文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变得更高效,研究方式从个人探索转向跨学科合作,研究内容也出现了涉及伦理、规则重构等新的议题。但也应警惕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导致的认知与创新能力退化。

融合发展,走向科技人文共同体的新未来

14.jpg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以“AI时代的科技人文融合与高校人才培养”为题,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寻求科技人文共同体的重要性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董教授强调,高校应在教育中融入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理念,让学生认识科技本质、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培养人文精神,以及引导学生树立“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培养出既能驾驭技术又能关注人文价值的新时代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15.jpg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跣教授在“重建主体性——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初步思考”的发言中指出,智能交互时代下大众在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文化传播中的主体性地位大大提升,如何扶持、引导、规范成为文化管理层面临的新问题。重建主体性是文化自觉的基本前提,不仅要认识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还要直面文化与科技的冲突,处理好技术和商业的关系,平衡好技术发展与人文主义梦想的关系。

16.jpg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何成洲教授的发言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游戏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论述了人工智能时代游戏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作用。何教授指出,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正改变着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方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游戏制作的成本和周期将大幅降低,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游戏在娱乐、教育、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将带来革命性影响。

17.jpg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尚必武教授以“人工智能文学的兴起与叙事学研究的新命题”为题,梳理了人工智能文学的兴起及其对叙事学研究带来的新挑战。尚教授提出了人工智能与世界文学之间的四种关系,并指出AI文学不仅挑战了传统文学概念,还动摇了文学批评的核心。例如AI文学挑战了传统隐含作者的概念,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

18.jpg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外国语言与文化》执行主编曾艳钰教授在题为“科技人文融合:人工智能赋能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发言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途径,催生了新的文化体验方式,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精准传播开辟了新途径。但在发挥技术优势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会议闭幕式上,作为会议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彭青龙教授以“时代性鲜明”“思想性深刻”和“会议规格高端”高度总结了本次论坛。时代性体现在与会学者都能站在世界文明和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主动承担起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致力于弥合科技与人文之间的融合赤字。思想性体现在与会专家不仅聚焦了科技和人文两大基础学科的深刻互动,正本清源,而且都凸显出语言文学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补充性、引领性和规范性作用,为推动未来学科交叉转型具有借鉴意义。高规格则是此次会议汇集了全国顶尖院校、各领域、各学科的知名学者,互通有无,博采众长,共同进步,为此向与会嘉宾致以谢意,并鼓励大家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奋斗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及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中国人文学者的智慧。与会嘉宾和听众一致认为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何宁
外国语学院
倪黎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