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第二届海南自贸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深海技术创新大会开幕

8月23日,以“聚智深海 共享蔚蓝”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南自贸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深海技术创新大会(2024)在海南三亚开幕。来自全球21个国家的270多家机构代表共襄盛会,共谋深海科技创新发展,共绘海洋经济合作前景。

1.png

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林忠钦院士,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奚立峰,海洋装备研究院执行院长翁震平,深远海大科学设施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胡勇军,海南研究院名誉院长杨建民、院长李欣等出席论坛开幕式。

论坛期间,林忠钦院士应邀作主论坛报告,并接受新华社等媒体专访。杨建民院长应邀主持“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学与技术前沿”分论坛,并作分论坛报告。

2.png

林忠钦院士围绕海洋装备实海试验技术发展这一话题与中外来宾交流分享。他介绍,深海资源丰富,是未来全球争夺的战略空间,由于全球海洋的平均水深接近4000米,给深海资源开发利用带来极大挑战。他认为,高科技海洋装备是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包括海洋采矿装备、海洋油气装备、船海关键配套装备等。目前我国的高端船海装备仍需大量进口,海洋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此外,我国有大量海洋工程装备急需开展实海试验,但目前开展的海洋实海试验还不够多。实际上海南特别是三亚具备很好的试验条件,今后会逐渐加大海洋实海试验。

谈及远海浮动岛大科学建设,林忠钦院士表示,远海浮动岛有利于推动我国海洋装备实海试验能力建设,形成海洋科学研究新范式,促进我国海洋科学与装备研究工作。今后远海浮动岛大设施建设会把三亚作为南海重要科考保障基地,为海洋装备、海洋气象、海洋生命等领域提供极限研究的能力。“我们希望能汇聚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在三亚进行研究,开展多任务、多目标科学实验。”

3.png

杨建民围绕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开拓系列”进行分享。他指出,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大宗矿产和战略性金属资源高需求、对外高依存度的现状,强调深海采矿技术对于降低金属资源的外部依赖、提升资源供应稳定性的重要性。

杨建民认为,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是海底矿产高效绿色开采和收集、装备重载行进与底质动态耦合作用以及超长柔性复合缆线流固耦合动力特性。他介绍,采矿车“开拓二号”在研发过程中针对这些难题进行了技术创新,首创深海复杂海底地形高机动行进技术、深海多矿类复合钻采技术、深水重载作业智能精细控制技术、非金属缆深海重载布放回收等关键技术,创新深海环境扰动监测评估技术,成功完成4000米级海试并采回大量矿石,打破了我国深海重载布放回收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实现商业化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4.png

论坛开幕式前,林忠钦院士与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周红波,副省长谢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兰玉杰等一同参观深海先进技术暨深海(南海)沉船考古主题展,并在上海交通大学展区为与会领导、嘉宾介绍学校在深海科技领域的科研进展。

本届论坛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三亚市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海南省海洋厅联合主办,设置1个主论坛、9个平行分论坛和5场平行活动。上海交通大学为本届论坛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为协办单位。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张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