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矢志报国心,砥砺创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上海交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上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上海交通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本次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共有8项第一完成单位成果获得表彰。“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基于角度调控和协同促进策略的不对称催化方法学研究”成果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云计算系统的低时延关键技术”等2项成果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空气源热泵多品位热能高效供应关键技术与应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体系创建及推广应用” 2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教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999年党和国家对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上海交大首次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创新团队,一等奖获奖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一,时隔十年再次荣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构筑人才高地,筑牢科技自立自强之基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上海交通大学正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让更多科技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学校支持优秀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强化一流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鼓励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全面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好高水平科技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源源不断输送科技创新后备力量,力争形成高水平、标志性、有影响力的成果,为加快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表示,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的重要交汇点。我们将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持续改革,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热土,提升教学体验与教育增值;在深化学科建设方面持续改革,腾笼换鸟提升能级,打开边界跨界交叉;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持续改革,构建体系化研究的“集中区”、原始创新探索的“自由区”、产学研合作的“融合区”,为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表示,高校作为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是创新发展的策源地和主力军,也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产出地,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始终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科研创新工作的目标,推动重大原始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此次上海交通大学的八个项目获奖,既是鼓励,更是鞭策。面向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将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基础研究能力体系建设,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努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为我国实现科技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小勤表示,去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时隔近三年再次启动,对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出创造性贡献提出进一步要求。上海交通大学一直以来主动谋篇布局融入国家战略科技体系,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学科实质性交叉融合,逐步形成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有组织科研范式。在此基础上,上海交大将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张万斌表示,非常有幸生活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见证了国家科学技术自立自强的非凡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给了大家莫大的鼓舞,使大家进一步深刻理解和领会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身上所担负的重要责任和光荣使命。我将继续脚踏实地、务实创新、追求卓越,在有机化学学科和相关产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为探索世界科技前沿和解决重大社会需求作出积极贡献。

勇担时代使命,争当科技创新排头兵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席教授王如竹表示,我们大家都很高兴,团队经过20年的努力工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结合可再生能源利用,实现清洁高效的电气化供热,我们热泵行业将有更大的作为。团队紧密围绕空气热能的高效利用,通过热泵回收将其用来加热,以供热水、供居民采暖、供工业蒸汽,全面实现了空气源热泵的规模化应用,引领和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与壮大。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学习知识、传播知识,更需要科技创新,形成新的知识并实现成果转化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吴林晟所在团队所研发的成果刚刚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参加了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吴林晟表示,当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我们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身心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中,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献出一份力量。未来我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思想和行动指引,求真务实,守正创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本职工作和电子学科专业特长,在前期成果基础上继续努力突破射频系统设计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瓶颈,为建成科技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表示,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激动之余也倍感压力,获奖不仅是对我们小儿心血管团队几代人不断创新,努力奋斗工作的肯定,更是吹响了未来工作的集结号,在国家实现科技自强自立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难题要攻克。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科技发展,重视科技人才培养,亲自为科技工作者助威,这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也支持着我们在医学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更加努力,为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迈向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副院长李军民表示,作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的一员,深切感悟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远意义,我们的研究历程也充分彰显了国家制度优势和创新机制的强大活力。这份殊荣不仅是对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的肯定,更是激励我们团队在生物医药领域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号角。展望未来,我们将秉持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在建设医学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勇攀高峰,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不懈奋斗。

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科技事业凝聚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姚建国表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备受鼓舞,我们要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遵循科技创新规律,保持对科技创新的敬畏心与自信心。面对新一代科技竞争下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特别是关键基础软件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对于云计算信息产业来讲,根深才能叶茂,坚持基础软件的根技术创新才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同时发展国产软硬芯一体化生态,在科技攻关中融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上海交大教授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上海交通大学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执行主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班项目主任郁昱表示,此次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约翰,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更是身边所有人的良师益友。作为他的同事,我深受他的教育热情和专业精神的鼓舞。在课堂之外,约翰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激励我们为计算机科学的创新与进步贡献力量。作为交大的一名教师,我深受约翰的启发,他不仅是我尊敬的导师,更是我追随的榜样。我立志以他为楷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追求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培养更多有才华的计算机青年人才,推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进步。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研究员胡斌表示,在王如竹教授的带领下,团队非常荣幸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团队齐心协力完成了几方面的工作:构建了从空气环境中吸热并高效供应生活热水、采暖和工业蒸汽的技术架构体系;率先提出了气液混合喷射压缩、小温差换热空气源热泵采暖、空气源热泵耦合水蒸气压缩供应高温蒸汽的新方法;解决了北方严寒地区常规空气源热泵无法可靠运行的难题,实现了工业蒸汽的高效低碳供应。在全面实现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应用也可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添砖加瓦,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意义重大。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董益秀表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对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肯定。作为一个博士生,我体会到这场盛会不仅是对科研成果的表彰,更是对科研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看到我所从事的热泵研究领域获奖者的突出贡献,我深受鼓舞,他们的坚持与执着使得关键技术被不断突破,先进产品先后问世,技术突破推动着整个行业进步发展,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将以他们为榜样,不断钻研,力求突破,追求创新,勇于探索,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本科生张天宇是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班的一名学生,他大一入学时参加了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的座谈会。张天宇表示,约翰老先生身材高大,为人谦和而又有学者风度,他喜欢和我们面对面聊天,并常常鼓励我们将自己的兴趣作为志业,努力追求自己热爱的方向,进而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工作,这给刚入学迷茫彷徨的我以莫大的鼓舞和勇气,让我下定决心以约翰老先生作为榜样,努力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约翰先生还耐心地教授我们如何规划自己的学术生涯,让我们在大一大二夯实基础,厚积薄发,在大三大四积极探索前沿领域,努力做出开创性的成果。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上海交通大学将在新征程上坚定初心理想,担负时代使命,奋楫前行,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新闻中心(整理)
新闻中心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