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指南牵引,平台支撑,课堂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循序推进AI+教学的创新与重构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以编写教师教学指南为牵引、建设思源AI助学平台为支撑、发布人工智能+教育专项基金助力课堂实践为保障,循序渐进,推进教学的创新与重构。并于2024年6月,发布了“规范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教师指南”以及“AI+设计”的教学案例。

“规范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教师指南”目的是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规范学生使用AI工具,从而提高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并促进学生理解其局限性和潜在的偏见。这是继2023年6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师使用指南”,对数据安全、学术诚信、伦理问题等形成指导性原则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再一次为教师提供指南,为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如何使用AI工具提供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经过研讨,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未来会像office软件一样,成为必备的工具,因此将其内化到课程中实现课程的更新迭代是首当其冲最为重要的工作。”也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性思想下,上海交通大学前期共计立项了56项人工智能+教育的相关项目,并建立了“思源AI助学平台”,平台整合了17个常用的大模型,同时部署了本地大模型保障数据安全,该平台经过前期试用以后,已经向全体学生开放,在接近两周的开放时间中,已经有千余位师生注册使用。

本次发布的“规范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教师指南”,就是基于56门人工智能+教育专项基金资助的课程实践,同时借鉴了不同大学的相关举措而制定的,该指南从教师如何向学生表明使用AI的态度、如何引导学生说明AI使用情况的方式、如何指导学生恰当引用AI以及如何应对潜在的违规行为出发,详细给出了指导与参考。

与指南发布同步,上海交通大学总结56门AI+教育项目的经验,计划推出系列AI+教育实践案例。目前发布了第一例案例,为刘小凯老师的“AI+设计”,刘小凯老师于2023年在AI+教育的专项基金资助过程中,进行了课堂的教学实践,该案例深入分析了AI在提高学生设计制图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方面的有效性,通过结合创新思维和个性化学习路径,展示了AI技术如何帮助学生快速生成设计概念,提升制图技巧,并增强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后期上海交通大学将陆续推出AI+英语口译、AI+教学评估等不同板块的案例,推广优秀的教学。

依托前期指南+平台+课程的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教育的课程改革专家组,依托该专家组,2024年秋季学期,上海交通大学将分三步继续推进与深化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改革,首先继续更新与迭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师指南,与时俱进指导教师使用AI,其次将启动“思源AI助学平台”的第二期建设,细化教学资源库,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使用模式,第三将继续发布人工智能+教育专项基金,资助课程的教学改革,最终的目标是发挥好AI作为使用工具的优良作用,助力教育教学的创新。

相关链接:

规范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教师指南:

https://ctld.sjtu.edu.cn/storage/file/2024/06/41f76c41d972b32fa344023b5663b275.pdf

“AI+设计”教学案例:

设计制图中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差距弥补的教学研究:https://ctld.sjtu.edu.cn/teaching/kcyy

教学发展中心
教学发展中心
徐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