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大校领导率团访问法国、德国

6月3日至7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率团访问法国和德国,出席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与亚琛工业大学续签合作协议,与欧洲高等商学院签署校级合作备忘录,推进与法国和德国高校的合作。

6月3日,代表团一行访问慕尼黑工业大学,访问该校的生物医学研究所校区,与Thomas Hofmann校长会谈。双方再次表达了深化合作的意愿,并期待7月份两位校长在新加坡CREATE项目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再次会面,就具体合作开展深度探讨。

1.jpg

6月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巴黎和上海举行。会议听取了学院人事、招生、就业、财务等工作报告,审议了下年度预算,讨论了CTI评估的反馈报告,并对即将卸任的法方院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2.jpg

会后,丁奎岭与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在法交换的部分学子亲切会谈。

3.jpg

4日下午,代表团一行访问巴黎文理研究大学下属巴黎高等化工学院,双方将在已有的化学化工学院双学位及学生交换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生交换、教育教学等领域的合作。

4.jpg

6月5日,代表团一行访问欧洲高等商学院,与欧洲高等商学院校长刘国坚签署校级合作备忘录,未来将进一步拓展两校间的跨学科交流交换及双学位合作。欧洲高等商学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商学院,在欧洲有六个校区,学生能够在各个校区自由流动,并获得多个学校的学位,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倡导的欧洲大学的标准模式。

5.jpg

5日下午,代表团一行访问坐落在OECD大楼里的国际组织PARIS21(统计促进发展伙伴关系),与PARIS21总干事会谈,双方就开展合作的意愿、目标和拟执行项目的可行性等进行深入交流。

6月6日,代表团一行访问亚琛工业大学,调研化学研究所、智能制造研究所,并与亚琛工业大学校长Prof. Dr. Ulrich Rüdiger续签校级学生交换协议。

6.jpg

7.jpg

6月7日,代表团一行访问了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能源实验室和与弗劳恩霍恩协会共建的化学技术研究中心。KIT外事副校长 Prof. Dr. Thomas Hirth与代表团会面,全面介绍学校的情况,国际化战略以及与交大的合作。交大与KIT的合作历史可追溯到1986年,是最早与KIT建立联系并保持合作至今的中国高校。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访问期间,丁奎岭还会见部分在卡鲁、海德堡工作的校友、正在KIT交换的交大学生并座谈交流。

8.jpg

9.jpg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相关人员随同出访。

MARTINA PITTIUS、郭亮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郝洁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