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专题回顾 | 交大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28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共话热点关切,传递信心力量。其中包括上海交大的4位全国人大代表、8位全国政协委员。他们发挥专业优势,聚焦国计民生,在会上依法履职、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交大智慧和力量。
3.5 交医师生医护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3.12 凝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力——社科界热烈祝贺2024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
【交大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
杨振斌: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3.5 人民日报)
杨振斌:营造高校良好创新生态(3.11 光明日报)
杨振斌:高校要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3.6 中国证券网)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7)、《中国教育报》整版“逐梦教育强国路 奋进发展新征程—— 两会内外热议政府工作报告”(3.6)、《中国高等教育》“高校如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人工智能+”行动、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两会代表委员支招”(3.6)、《中国教育报》头版“画好立德树人同心圆——代表委员热议如何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7)、“微言教育”的“代表委员谈如何培养时代新人”(3.8)、《人民日报》两会特刊“履职故事”(3.10)等报道中也均收入了杨振斌委员的观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
丁奎岭:跑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速度”(3.7 光明日报)
丁奎岭: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级(3.7 新华每日电讯)
《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科技日报》《上海证券报》(3.7)等也报道了丁奎岭代表的建议。
《人民日报》“雷厉风行抓落实”(3.11)、《中国青年报》“高校书记校长密集发声!为这2个字”(3.8)收入了丁奎岭代表的观点。
丁奎岭:发展低空经济,制度建设先行(3.10 新民晚报)
“看看新闻”的“共聚‘创新力’ 长三角科创新动能如何集链成群?”(3.8)专门连线丁奎岭代表。
《中国日报》(China Daily)评论版头条(3.9)刊发丁奎岭代表文章“Driv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
范先群:推进健康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3.7 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3.7)、“科学网”(3.6)、《上海证券报》(3.10)等都报道了范先群代表对“健康老龄化”的关注。
范先群:强化近视防控手段,提升防控效率(3.8 光明日报)
“央视网”“微言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3.7)、“青年报·青春上海”“澎湃新闻”(3.8)、《青年报》“广州日报新花城”(3.9)等都报道了范先群代表对青少年眼健康的关注。
《人民日报》头版“畅谈履职心声 汇聚信息力量”、《科技日报》“开拓进取展现履职新作为”(3.9)中收入了范先群代表的观点;“上海人大”(3.8)发布了范先群在“代表通道”上的受访发言。
范先群亮相代表通道:“学生超过我”是我的目标!培养更多让病人信任的医生(3.8 东方网)
《人民日报》“这些代表带来最新消息,振奋人心!”(3.8)中也收入了范先群代表的观点。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李政道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
张杰:加强科教融合,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3.10 人民网)
《新民晚报》(3.7)、《上海证券报》(3.11)也报道了张杰委员的观点。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
新能源车充电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3.7 央视新闻)
两会锐地带丨移动充电桩“追着你充电” 新能源车也能有充电宝吗?(3.7 中国之声)
黄震:建立碳价格机制 逐步收紧免费配额(3.7 上海证券报)
黄震:建议重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3 澎湃新闻)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教授蔡威
蔡威:为“柠檬宝宝”求奶粉(2.29 央视新闻)
蔡威:提高罕见病患者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及性(3.8 光明日报)
《新民晚报》《上海科技报》(3.7)也报道了蔡威委员的观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山东东岳集团首席科学家,无党派人士张永明
《淄博日报》头版报道“住淄全国人大代表,淄博市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热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7)、《大众日报》“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加快塑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3.9)收入了张永明代表的观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
黄勇平: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3.5 人民日报)
黄勇平:让“小试管”尽快变成“工厂大罐”(2.26 解放日报头版)
黄勇平: 建立以成果内含为核心的科技评价体系(3.6 上海科技报头版)
《文汇报》“兼顾需要和可能,读出担当与信心”(3.6)收入了黄勇平代表的观点。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洪
丁洪:优化研究生招生机制和提高研究生待遇(3.4 新民晚报)
CGTN专访丁洪委员:China's Political Season: Top scientist expects China to improve running of national laboratories in 2024(3.9)。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
陆铭:中国新增独角兽数量锐减,建议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3.5 经济观察报)
陆铭:建设消费城市,要打造“八爪鱼式”都市圈空间(3.8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3.7),“文汇”“代表委员建言拓宽渠道完善保障,为青年勇闯新赛道成就新人生铺路搭桥”(3.10)中也收入了陆铭委员的观点。
“看看新闻”就“文旅高质量融合 破圈爆款如何带动长久发展?”(3.11)专访陆铭委员。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张伟滨
张伟滨:“护工”缺口大,需构筑规模化规范化行业生态圈(3.8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3.8 )《新民晚报》(3.7 )《上海科技报》(3.8 )也报道了张伟滨委员关于构筑医疗护理员行业健康生态圈的建议。
聚焦全国两会!来看张伟滨委员谈了些什么?(3.5 上观)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
樊春海:完善科研仪器捐赠制度(3.6 上海证券报)
樊春海:应认可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3.6 财新)
樊春海:推进高教、职教、继续教育协同(3.8 科技日报)
樊春海:推进“三教”协同发展(3.12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汇报》“紧扣“高质量”,代表委员‘三问’教育”(3.8)中也收入了樊春海委员的观点。
———————————————————————————————————————————————————
扩展阅读:
31名交大人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7名交大人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