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

上海交通大学携手西藏农牧学院开展主题研学交流活动

5月3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西藏农牧学院主题研学交流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木兰船建大楼A100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学生处处长方曦,学生处副处长、西藏农牧学院学工处挂职副处长杨建军,西藏农牧学院学工处刘菲、资源与环境学院和俐,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学工办梁晴雪等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知行”实践团成员郑重主持。

1.jpg

活动开始前,西藏农牧学院师生参观了船建学院学生创新中心。梁晴雪向西藏农牧师生介绍了学生创新中心的实验设备,讲解了学生们正在进行的具体研究项目,鼓励同学们多多参与科创项目,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闪光。

2.jpg  3.jpg

随后,在船建学院学生讲解员单程远的引导下,西藏农牧学院师生参观了船建学院院史院情展示馆。单程远向在场师生介绍了船建学院相关学科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展现了船建人的责任、使命和贡献。

4.jpg

方曦为本次主题研学交流活动致辞。他对远道而来的西藏农牧学院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各位同学将到沪研学的见闻转化为成长的动力,祝愿同学们早日学有所成,努力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为西藏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jpg

“知行”实践团成员丁时述带来了“知行”实践团主题微课。他介绍了实践团六年来十余次进藏的故事,将学科理论与行业实践相结合,支援西藏发展,助力民族团结。未来,实践团也将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的不断循环中建立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jpg

结对互动交流环节中,两校师生围坐一堂,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和热烈,同学们主动交流分享了各自在西藏、上海的美好回忆和深刻感触,尤其是西藏农牧学院的同学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向大家介绍了川藏铁路开通运营对当地人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带来的极大改善。

7.jpg

交流结束后,上海交通大学UTJS培训师为各位同学带来了UTJS素质拓展体验式培训,给同学们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提升团队内部沟通能力,并进一步增进活动成员之间的了解。

8.jpg

最后,胡昊作总结讲话。他回顾了两校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的一系列活动并给予了肯定。他指出,西藏农牧学院携手上海交通大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联合开展主题研学活动以及教育实践活动,意义重大。未来,他希望两校扩大交流范围,加强交流频次,形成更密切、更亲切、更深层的交流机制,协力互助,共建伟大祖国。

9.jpg

本次主题研学交流活动,为两校师生提供了面对面交流学习、探讨结对机制完善与发展的机会。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师生也将继续秉持民族团结、和谐共进的协作理念,进一步深化与西藏农牧学院之间的结对互助机制建设与发展。

参与学生感想:

西藏农牧学院2020级本科生 尼玛潘多:

此次主题研学交流活动,使我在思想上备受震撼。通过近距离领略上海交通大学这所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的独特魅力,我不仅感受到交大开拓和开放的思想气息,也看到了交大在学术科创方面的深厚底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一名西藏边境大山里走出来的学生,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加勤学苦练本领,把论文写在家乡的土地上,同时把本次研学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动力,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上海交通大学2022级博士生 岳明远:

从西藏农牧学院师生的分享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固边稳藏带来的重大意义。本次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了两校各民族师生的交流学习,我也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上海交通大学2022级硕士生 陈知勉:

通过此次主题研学交流活动,我深刻感受到在国家脱贫攻坚和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藏族同胞们做出的巨大贡献和艰苦努力。同时,我也深刻理解到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独特性,我们必须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做到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增进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积极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西藏农牧学院2020级本科生 阿旺顿珠:

本次活动使我感受颇深,我看到了上海交大的良好学习平台和优质学习资源,看到了他们的实验成果,更让我看到了交大学生为祖国科技建设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另外,在上海的其他地方,我了解到,一个看似规模不大的企业,却凭借背后的技术创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走向百年企业的高度,对国家经济、科技和军事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坚信,我们西藏农牧学院的学生也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发展、西藏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广州 陈知勉
谢广州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刘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