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第五届思源海洋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2023年5月13日~15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五届思源海洋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召开。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苏纪兰院士、陈大可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林忠钦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刘秦玉教授,原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副主任张北辰,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以及来自30余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相关领导以及海洋学院领导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陈大可院士主持。

DSC_7687.JPG

DSC_7748.JPG

会议主席苏纪兰院士代表会议组织方对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思源海洋会议参会人数从第一届的40余名发展到现在线下近200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讨论海洋、极地、气候、生态、技术等广泛科学问题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会议也能成为资深专家给青年学者传递接力棒的场合,并成为向社会宣传海洋科学与技术的科普教育载体。

DSC_7772.JPG

朱新远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与会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最集中的交汇点,也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必须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近年来,交大坚持实施“大海洋”战略,以国家任务赋予学科建设新内涵,汇聚全校优势,形成海洋工程技术与海洋科学交融的新学科格局。未来学校也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持续开展海洋科学、极地科学的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研究积淀和前沿性战略性科学技术储备,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DSC_7848.JPG

张北辰在致辞中表示,在过去两年里,极地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深化“部部共建-科教融合”,为推动我国的极地科学事业的发展凝心聚力,创新发展,在科学研究、平台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效。希望本次学术论坛围绕“四极”,为各位领域内专家学者碰撞出更多的“科学火花”,为更多的年轻学者提供优秀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

DSC_7863.JPG

焦念志院士指出,海洋科学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海洋问题的复杂性无法通过单一学科的研究得以解决,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开展跨尺度、跨圈层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本次会议设置的专题非常具有学科交叉性,期待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海洋事业,打破学科壁垒,培养跨学科思维,拓宽科研视野,推动海洋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DSC_7871.JPG

周朦院长感谢多方近年来对上海交大海洋学院发展建设的支持,并从学院历史、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科研基地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上海交大海洋学院的基本情况。

DSC_7955.JPG

DSC_8000.JPG

“海陆气相互作用和东亚季风”专题

DSC05938.JPG

DSC05941.JPG

“极地动力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专题

DSC06042.JPG

DSC06045.JPG

“深海生态和原位试验技术”专题

本届会议主题为“思源:四极”,会议分设海陆气相互作用和东亚季风、极地动力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海生态和原位试验技术三个专题。会议共设34个专题学术报告,参会专家学者结合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对中低纬海陆气相互作用、极地与深海的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和海洋地质等过程进行深入研讨。

微信图片_20230515161318.jpg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将继续以“饮水思源”为启示,努力推进海洋学术共同体建设,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合作,推动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谢安琪
海洋学院
谢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