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2023年交大人节创意嘉年华暨首届致远湖草地音乐节举行

探索艺术教育新模式,提升校园文化新活力

又见交大好风景,花开时节再逢君。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党委副书记周承及校工会、学指委(团委)、校友总会办公室、人文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与数千名校友和师生相聚闵行校区致远湖畔,共同见证2023年交大人节创意嘉年华暨首届致远湖草地音乐节的开幕。

1.jpg

本次音乐节邀请到来自北京、广东、深圳、上海四地校友合唱团共计130余位校友回到母校,与教工合唱团、学生交响乐团、学生军乐团、校友“思源老炮”乐队、学生“无DDL乐队”等一起,以音乐和艺术的方式为母校建校127周年庆生,也是学校美育教育的成果展示。

2.jpeg

3.jpeg

开幕式在学生军乐团嘹亮的乐声中开场。开幕式上,校友原创专辑《东川日记》、学生原创专辑《沙发红了之<鲁迅>原创音乐剧合辑》首发。杨振斌、周承、1990届校友罗坚与师生代表一起启动上海交通大学文化艺术基金,见证交大人对艺术的热情和创造力。杨振斌宣布,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交大人节创意嘉年华暨首届致远湖草地音乐节正式开幕。

4.jpg

5.pic.jpg

“镜头里面永远都是完美的照片,天空湛蓝纯净睁不开眼……”音乐节在上海校友合唱团原创歌曲《梦的底片》中正式拉开帷幕,校友们身着带着学校元素的彩色卫衣,青春气息扑面而来;紧接着另一首原创歌曲《交大修炼手册》,掌声与欢呼背后是交大人默契地会心一笑。

7.jpg

8.jpg

罗坚校友携老炮乐队带来了多首怀旧金曲,《恋曲80》《外婆的澎湖湾》《光阴的故事》《童年》《火车快开》《迟到》《爱江山更爱美人》《串烧歌曲:雨中即景、驿动的心、飞行船、阿美阿美》《再见》。台上是声光舞美交融,台下是激情澎湃的千人合唱,师生校友们一同在经典歌曲中追忆往昔美好时光。

11.jpg

12.jpg

北京合唱团带来的原创歌曲《东川日记》和改编的《夜来香》歌曲串烧唤起了在场校友们的求学记忆和对老上海的美好回忆。

13.jpg

14.pic.jpg

15.jpeg

上海交通大学教工合唱团深情演唱了《祖国颂》《不忘初心》,赞美伟大祖国锦绣河山的壮丽和人民的豪迈,道尽对祖国和人民的浓浓深情。

16.jpg

17.jpg

学生“无DDL乐队”《为你唱首歌》《西湖》《想去海边》三首歌点燃全场,彰显着新一代学子的朝气蓬勃、活力无限,主唱同学对女朋友的深情告白让全场欢呼,将所有人都带回了浪漫的青葱年华。

18.jpg

19.pic.jpg

深圳校友合唱团动情演绎《在银色月光下》《思念》,情意深长,暖意昂扬。上海交通大学深圳校友会会长刘共庭也以深圳校友合唱团团员的身份参加了此次演出。他说:“这两首歌我们唱了一遍又一遍,练了一天又一天,希望用最美的歌声表达对母校的热爱、崇敬和感恩。”

20.jpg

21.pic.jpg

广东校友合唱团深情款款地演唱了《梦里的珠江缓缓地流》《城南送别》《天耀中华》三首兼具特色地域文化和民族情怀的歌曲,致敬李叔同学长,致敬那一代代从这里奔赴山海的交大人。

22.jpg

23.jpg

音乐节在上海交通大学交响乐团带来的弦乐合奏《花好月圆》《船歌》《蓝色探戈》《茉莉花》中进入尾声,同学们倾情投入的演奏为这场音乐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超出了我的预期,现场激情四射。既可以畅享音乐大餐,又有机会感受母校发展的新面貌、新活力,为母校点赞。”“不论是舞台效果,还是演出水平,无一不让人眼前一亮”。据悉,截至发稿,首届致远湖草地音乐节图文直播浏览量已突破100万人次。

1919年开始,上海交通大学就有了自己的合唱队、管乐队和话剧社。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校友艺术团正式成立,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学校新年音乐会、《长征组歌》演出中。2022年,艺术团校友隔空演绎的《明天会更好》带给在校师生巨大的精神鼓舞。艺术团成员不仅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也始终热爱艺术,而音乐也已成为呼唤校友回到母校的深深羁绊。一代代热爱艺术的交大人传承着交大文化和精神,将情感诉诸旋律,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谢婧、单恒恒
校友总会办公室
陈方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