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大师生深切缅怀葛修润院士

2023年1月4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荣誉讲席教授葛修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20181103_025956_728.jpg

葛修润院士是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杰出贡献者,是我国最早将有限元法引入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学者之一,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边坡稳定性的矢量和分析方法;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RMT、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三维地应力机器人等具有开拓性的岩石力学装备;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峡“一号国宝”白鹤梁“无压容器”原址保护方案,使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绝处逢生;极大促进了我国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的发展,为三峡水利枢纽等一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历史文物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急国家之所需,为国争光”精神闪耀其一生

1952年7月,秉承“要学习国家最需要的知识,到祖国建设一线去”的人生理想,18岁的葛修润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毕业后考取了清华大学水利系。1954年9月,品学兼优的葛修润前往苏联留学,进入乌克兰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系学习工程结构专业。1959年7月,葛修润获得了苏联优秀毕业生文凭和“苏联水利工程师”称号。毕业前夕,他的专业导师问他是否愿意留在苏联工作,葛修润婉言谢绝并毅然回国。按照当时的政策,葛修润作为国家培养的第一批留学生,在分配时,有科研、生产、教育3个领域供他选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科研。在北京完成3个月封闭学习后,1959年10月,葛修润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中南力学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从此,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一直从事重大岩体工程问题研究。作为我国著名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他是我国在岩土工程领域最早引入有限单元数值分析方法的专家学者之一,是岩质边坡工程和地下工程研究治理方面的学科带头人之一,是岩石力学试验技术和古文化遗址保护工程的开拓者。他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为中国岩土力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让三峡“一号国宝”千白鹤梁绝处逢生的故事,是葛修润“做国家需要的科研”的一段佳话。白鹤梁原本是长江中一块天然石梁,因常有白鹤群栖息于梁上而得名。唐代广德元年,时人在梁上刻上石鱼以记录当时的枯水水位。后人习以成俗,在此记录水文信息,白鹤梁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自全国人大通过三峡工程上马的决议起,它的保护问题就被提了出来,国家组织众多科学家、专家及学者展开研究,种种保护方案一直讨论了近十年。2001年,葛修润创新地提出了白鹤梁的无压容器原址保护方案。他积极奔走呼吁、反映情况、争取支持,经过5次上书,2001年8月,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决定考虑启用葛修润提出的“无压容器”方案,建成了世界首座水下遗址博物馆,让“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绝处逢生,成为三峡库区一颗璀璨的“水下明珠”。白鹤梁是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范例,也给同类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巨大启发,其方案在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大冶铜绿山铜矿古矿遗址、陕西彬县大佛寺等文物保护工程中发挥关键指导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葛修润说:“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要为科学合理的方案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的方案去奋斗,去争取实现。这也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急国家之所需,为国争光。”在葛修润长期的科研工作中,一直可以看到这种精神的闪耀。

对交大土木学科的贡献被永远铭记

“上海交大的土木工程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是QS榜上排名全球前50的学科。取得这样的成绩,葛院士等前辈的支持与指导功不可没。”1998年,葛修润院士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并于2000年4月正式双聘为学校荣誉讲席教授,兼任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20多年来,葛院士把大量精力投入在交大的学科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带头人成功申报岩土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为我校土木工程的学科建设和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组建并带领了交大岩石力学与工程方向的研究团队,开展面向大型水利工程、城市地铁工程和中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指导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他一生培养了130多名弟子,其中在交大就培养出了50多位研究生和博士后。2003年,葛修润获得了首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事迹刊登在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的《春天的耕耘者》书中。

2007年夏天,上海交大岩土工程申报上海市重点学科,葛院士作为学科带头人,整个申报过程中全程深入指导、参加,甚至对申报书的整体思路、支撑材料的具体细节、乃至汇报ppt的模板选择和版面布置,都提出非常细致的指导。岩土工程顺利获批上海市重点学科,大家也深刻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认真做事的风格和态度。

上海交大的岩土工程学科是在葛院士等前辈们的带领和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岩土工程有力地支撑了土木工程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入选上海市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乃至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

2011年初,上海交大推动土木工程学科的国际评估工作,当时担任学科负责人的沈水龙教授因为第一次主持这样重大的工作遇到了一些问题,多次求教葛院士。葛修润院士对此予以了多方面的指导,为规划交大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方向做出了巨大贡献。

01.png

葛修润院士在船建学院木兰楼办公室

葛修润特别重视学科发展要对国家建设做出贡献。2012年,葛修润在上海交大学术新闻网“学者笔谈”专栏中以《攀世界科学高峰》为主题撰文,介绍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历程,谆谆教导交大青年教师和学子“科学研究既要很好学习和分析前人的成果,更要探索尚有哪些不足,用创造性思维加以改进,常能形成新的研究成果。”“从事科研的人应该有种韧性,对重大项目要敢于长期坚持不懈,要有打持久战的作风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既要以科学创新做好科研,也要有将于国于民有利的成果用于实践而奋斗的决心。”“科研工作者要以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己任。”他的殷切期望,已成为交大师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土木工程学科的前行动力。

桃李满天下,师恩重如山

 “葛院士高大的身影、慈祥的笑颜,音容宛在;亲切的指导、严肃的讨论,记忆犹新。” 葛修润院士注重立德树人,乐于提携后辈,倾心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学子和优秀技术人才。他的学生、他课题组的师生们提起他来,有对师者的无限崇敬,也有对长辈的无比怀念。

image.png

葛修润院士与课题组成员

葛院士来交大之后,用自己的科研启动费购置了一批岩土力学试验设备,从各类土工静力试验设备到土动三轴试验仪等,还有他亲自研制的岩石力学试验机到GDS土工三轴仪。得益于此,当时还在读研二的陈锦剑得以跟随老师孙红(当时是葛院士的博士后)把所有的土力学试验设备都操作了一遍,系统地学习了上海软土室内试验研究,从而对土工测试技术和土的基本力学性质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并随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而走上了软土工程研究之路。如今,陈锦剑已成为交大岩土学科新一代的学科带头人。

葛院士的学生车爱兰回忆起老师的悉心培养,连说师恩难忘。车爱兰2004年4月入葛院士门下读博士后,彼时刚刚回国,对上海的生活还未适应,对博士后期间的研究工作感到迷茫。那时,葛院士早已功成名就,身负重担,异常忙碌,但依然耐心地对车爱兰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她的生活和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当时应县木塔面临严峻的地震威胁,对其采取抗震防护措施已是刻不容缓,在恩师的帮助和主持下,车爱兰有幸能够参与到这么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古建筑保护研究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葛院士多次支持她开展现场测试及各项调研工作,取得了早年应县木塔的珍贵测试数据,为现存木塔的维护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葛院士对我国古建筑保护的热情、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及严谨的科研态度,生动地诠释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对永恒真理的探索,也激励着车爱兰继承先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和工作作风。

侯明勋回忆起,1999年秋天自己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即,面临着就业或者选择继续读书深造,十分迷茫。他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获取了一份2000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抱着试试的心态给葛院士写了一封自荐信。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很快收到了葛院士的回信,信的内容很短,但能感受到葛院士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经过近半年的精心准备,侯明勋如愿以偿地成为葛修润院士的学生,从此“形影相随”地跟随葛院士学习、工作和研究达二十余年。

2000年在上海交大的力学流动站做博士后的孙红,对恩师在学术上的高瞻远瞩记忆犹新,她在葛院士指导下从事损伤土力学方面的研究,共同出版《岩土损伤力学宏细观试验研究》一书,成为国内外最早出版的、对岩土损伤力学的深入研究起到有力推动作用的专著。她对葛院士身上展现的知识分子担当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印象深刻,葛院士就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建设提出“无压容器”方案,认为知识分子要有担当,不把问题留给后代来解决。在青藏高原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中亟需解决的冻土区路基融沉问题,葛修润院士提出透壁式通风管路基的主动调温方法,并且带着她与中交一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合作,研究其关键技术,不断地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先生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我精心指导,而且在生活中对我关怀备至。”2002年师从葛修润的张振楠深情回忆起恩师对自己学业的指导和人生的启发,他在读到博士二年级时曾萌生了退学的念头,是葛修润先生在人生迷茫时刻给了莫大的鼓励和信心,最后才能克服困难用3年时间取得了博士学位。他对葛修润院士引导自己进入学术殿堂心怀感激,表示“在学术生涯中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先生的亲切关怀!要继承先生遗志,为国家多做贡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葛修润先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态度,将永远激励和鞭策后辈学人继续前行。

张文清整理
船建学院
船建学院 新闻中心
张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