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中外文化互鉴 科技人文融合——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专题研讨会

11月25日,“中外文化互鉴 科技人文融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日报社、解放日报社、哔哩哔哩等多家院校机构的知名学者与行业专家共赴盛会,从外语翻译、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国际政治等角度,跨学科探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及前沿问题。

WPS图片(1).jpeg

WPS图片(2).png

此次研讨会围绕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际传播等话题开展深入讨论。与会专家立足新时代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问题,以前沿性、引领性、跨学科性的视角对国际传播能力、世界文明交流与文化对话、科技人文融合等国家与全人类共同关切的实际问题建言献策。

WPS图片(3).jpeg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彭青龙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一项强国能力工程,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标志之一。国际传播能力事关文化软实力建设,攸关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外部环境,其中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培养跨文化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是解国家之忧、疏国家之困、献国家之志的应有之意和顺时之举。他指出,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国际传播的实质,是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有影响力的公共产品。在此过程中,我国应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向世界阐释推荐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与时效性。

WPS图片(4).png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外国语学院宁琦教授以《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中的外语学习者素养》为题,作主题演讲。她表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发密不可分,中国需要全面系统准确了解世界,世界也需了解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在这样时代的大背景下,语言与文化所承载的沟通交融的作用,越发突显,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能力和有素养的外语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她认为,我国应运用语言工具和国别区域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研究和思考人类共同价值,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从而使其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持续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思想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WPS图片(5).jpeg

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花建教授在《数字化时代的国际文化贸易和国际文化传播》的演讲中表示,数字化不仅重塑国际文化贸易,也影响了世界文化传播的基本格局。他提出,我国应把握机遇、发挥优势、焕发动能,依托RCEP推动中国文化产业扬帆出海,在对外文化中树立新优势,推动中国的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跨入新阶段。

WPS图片(6).png

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史安斌教授论述了乌卡(VUCA)时代国际传播的理论转向和实践创新,阐述了“数字华流”的机遇与挑战。他认为国际传播应着力探索平台世界主义视域下中国国际传播转型升级路径与趋势,把国际传播上升为全球传播,把基于文化内生异质性的传统跨文化传播上升为文化杂糅传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理论。同时,加强全球传播的深度平台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WPS图片(7).jpe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省部级新闻发布评估组组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教授指出,目前跨文化理念中缺乏多元共生的文化理念、双向交流的平衡模式与国际话语的表达方式,我国应致力于提升跨文化传播主体的均衡性、传播议程的整体性,以及传播目标的有效性。同时,他提出以建立跨文化传播的立体管道、创设跨文化传播的叙事技巧、搭建跨文化传播的全媒体矩阵、注重跨文化传播的国际合作为核心的四个跨文化传播体系构建路径。

WPS图片(8).png

清华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外国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敬慧教授,以茅盾文学奖作品外译情况为切入点,阐述世界文学的实证调查和比较分析的重要性。她对茅盾文学奖作为国家级的奖项,如何更好地走进世界的大舞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国际传播应着力提升出版方、译者,作者之间合力,不断提升其海外传播力和影响力。

WPS图片(9).jpeg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新闻传播系特聘教授张国良教授对目前国际传播研究中的议题、作者分布、地区分布进行了梳理,对2018-2022年国际核心期刊中国际传播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他建议学者们应该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提升科学态度和实证方法,突显问题意识和人文关怀,着力加强国际传播研究中的中外合作和跨界合作。

WPS图片(10).png

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总监卢雅君以B站通过打造纪录片、国风视频、弹幕互动、up主培养为例,介绍了打造面向“Z世代”的数字平台的“B站方式”。她希望,未来B站能以其独特的媒介属性助力数字新青年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新一代东西融通和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让世界更多人看到美丽真实的中国,推动中国文化的破圈传播和中国文化的交流互鉴。

WPS图片(11).jpeg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教学与人才成长研究中心主任、高等教育研究院刘少雪教授从教育培养层面阐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国际文化传播发展历程,认为中国教育的近现代化进程改变和重塑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格局,其中既涉及到教师和学生流动等微观层面,也包括了教育外交、教育合作、教育援助等宏观议题。她提出,应该重视与思考关于教育思想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的国际传播,反思跨国办学、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等方式的文化传播效能,探索切实有效的国际传播之路。

WPS图片(12).png

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院长胡安江教授以“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的理论建构:问题与出路”为题进行主旨发言。他认为,在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这一重要议题上,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理论建构,需要从业者和理论者突破认知圈层展开交流交往对话合作,努力构建历史认知和现实共识,尤其要关注文学、翻译和传播领域的知识图谱、认知边界、理论范式、话语体系、技术逻辑等议题。

WPS图片(13).png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国际传播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毓强教授从全球交往、流动性、液态社会三重想象重新审视了国际传播的基本概念。他认为信息传播技术推动全球进入数字化生存和数字化交往的新阶段,流动性是传播研究的一个基本纬度和基本面向,数字化生活进入“液态现代性”。未来,应不断关注国际传播中信息流动性增强的特点,在交往范畴上理解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在多元包容视角下赋予国际传播的合理期待,在风险社会视角调试国际传播的姿态与心态。

WPS图片(14).png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传播研究所所长洪宇教授以国际传播理论体系自主性重建为着眼点,认为西方主流流派与批判流派均认同资本主义现代性,遵循西方现代化道路,在传播与发展的关系设想上契合资本的私人拥有及资本增殖的基本逻辑,因此我们需要重构国际传播中的基础概念,重新挖掘世界多元的经验和思想,在国际传播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我阐释能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塑造中国新世界主义的媒介形式。

WPS图片(15).png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吴赟教授以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为切入点,讲述了红色文化的发展及对外传播历程,介绍了跨学科的红色文化翻译传播研究框架,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以忠实性和故事性为原则,功能性和接受性为导向,多模态和多媒介为驱动事务红色文化对外话语创新发展的建议,实现传播的广度、效度与温度的提高。

WPS图片(16).jpeg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陶友兰教授从翻译的角度论述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问题,指出华人学者在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和中国形象亲和力工作中的独特优势,梳理20世纪十位华人学者在文史哲传播领域的工作和贡献,认为国际传播在研究中应积极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加强实证分析以评估中华文化的传播效果,同时关注西方汉学家和华裔学者的人际传播作用。

WPS图片(17).png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邵璐教授阐述不同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与传播的规律,从译出、译入和数字化的视角分析了文学国际传播面临的困境和机遇。她表示,希望能构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翻译模式和传播效果的评析体系,并从译介主体、受众、途径和官方政策引导等不同方面提出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提升路径。

WPS图片(18).jpeg

WPS图片(19).jpeg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教育栏目徐瑞哲主编和《中国日报》上海分社于熠镭总编辑在上、下半场进行了点评发言,两位老师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打造的国际传播成功案例,阐述了当下国际传播中的困境与挑战,并对学科和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各自的见解。

WPS图片(20).jpeg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副主编徐剑教授为闭幕式致辞。他指出,国际传播需要回答谁来讲、讲什么、通过什么讲、对谁讲、效果如何这五方面的问题,需要各学科专家共同凝聚智慧,以更加多元化的国际传播合作模式建言献策,推动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以文明互鉴和科技人文融合的视角共同讲好中国现代化故事,讲好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之路,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沟通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30308110717.jpg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上海市外文学会协办。会议由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厚锐主持。

何宁、王辰轩
外国语学院
陈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