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第三期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沙龙”举办

2022年11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以“有组织科研”为主题,在闵行校区转化医学大楼C100报告厅举办上海交通大学第三期“科技沙龙”,旨在革新学校科研组织管理模式,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科研院院长曾小勤,前沿创新研究院、学术发展与成果处、科研质量管理处相关人员,各学院科研主管领导和科研管理相关部门教师出席本次沙龙。沙龙由科研院学术发展与国际合作办主任许妍主持。

11_副本.jpg

22.jpg

曾小勤致欢迎辞,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从学校到学院、团队的科研工作系统化统筹推进,全力克服高校科研组织体系化布局不足、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不够的问题,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希望通过对“有组织科研”的引领探索,上海交通大学能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快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33.jpg

科研院副院长柳宁作《高校有组织科研》引导报告,针对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进行了解读,从六个要点出发,介绍了全国高校在有组织科研建设上的举措、成效及难点堵点,引导参会代表积极思考,为学校未来发展献策献计。

44.jpg

科研质量管理处副处长沈利冰对2022年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文件修订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将通过创新政策的推行,认真落实国家战略布局,拓展办学资源,充分利用好不同校区、不同学院、不同平台特色科研资源,促进基础研究取得突破,学科交叉深入发展。

66.jpg

55.jpg

77.jpg

88.jpg

交流环节中,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姜雪松、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古宏晨从管理的角度就科研组织管理新模式表达了自身见解,表示管理就是配置资源,需要有组织的目标、结构、激励方式。对于当前科研潜力是否已经达到极限、需要提前布局的主题,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林双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董杰、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院长助理申岩峰、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助理辛弘毅等就学科布局、学科交叉、人才引领等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指出要以人为本,校院联动,加强科研管理,同时注重将自由探索和国家的需求结合。曾小勤就参会代表提出的学院发展潜力不足的问题作补充,他指出,学院要发挥优势自主创新,学校也会继续加大扶持力度。

参会代表紧紧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交流学院举措经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高校科研能力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思想,拓展交流方式,增强学习实效,切实提升组织学院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学校科研工作质量。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沙龙”是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为营造学校良好创新氛围,聚焦科技前沿热点或科研管理难点,增进全校师生交流碰撞、启发灵感而组织的品牌活动。本次沙龙的反馈调研显示,与会科研管理人员对于活动效果均给予高度评价,并期待今后能有更多沟通与合作的机会。“科技沙龙”也将进一步拓展主题,为更多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的认知与传播贡献交大智慧之声。

徐萧剑、赵颖萱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付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