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大5位校友荣获第十一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称号

日前,上海市第十一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入选人员名单公布,上海交通大学5位校友荣登榜单。其中易培云、黄文焘获成果转化类奖项,肖旅、李明、王林涛获企业创新类奖项。

成果转化类

01.jpg

易培云,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上海交通大学2006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2009届车辆工程专业硕士、2012届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校友。长期围绕车用燃料电池电堆制造理论与工艺开展研究,创新成果包括:微细装配理论与高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叠装技术,支撑了80 kW、100 kW、120 kW、150 kW、230 kW和300 kW系列化电堆开发,功率密度达到6.0 kW /L的国际先进水平。成果通过上海氢晨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业转化,应用于公交、物流、重卡等。2019年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特等奖(排名第5)。

02.jpg

黄文焘,中共党员,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能源与交通学部科技委委员。上海交通大学2013届电气工程专业硕士、2015届电气工程专业博士校友。黄文焘立志攻克大国重器“卡脖子”技术,致力于大型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技术与装备研发,提出舰船“洁净电网”,为精密仪器、核心装备等关键载荷的可靠工作提供高品质电能,以柔性组网与惯性控制的新方法突破舰船电力推进“耐波控制”,保障舰船恶劣海况下的安全高效航行。主持和参与研制了功率变换控制器、电能质量监控装置、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等国产化装备,支撑我国新一代重型破冰船、综测船、医疗船以及多个重点型号舰船的研制。曾获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21年“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青年英才奖,2021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第一完成人),2022年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企业创新类

03.jpg

肖旅,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总研究师、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2005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2010届材料学专业博士校友。主要从事大型复杂主承力铸件本体高强韧铸造镁合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在大型铸件本体高强韧和功能可控的铸造镁合金、镁合金大型复杂铸件的高品质控性和精确化控形、低能耗和低成本的稀土镁合金熔配方法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2020年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04.jpg

李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2009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试点班专业本科、2015届机械工程专业博士校友。长期从事空间可展结构与折展机构研究,在模块式平面与索网天线、仿生式太阳阵与固面天线,以及太阳阵产品的数字化设计研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支撑了陆地探测等遥感卫星的型号研制与背景预研,在商业航天与国际化领域取得社会与经济效益。李明校友关心母校人才就业发展,曾出席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就业创业启动大会,并详细介绍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具体情况,分享感悟,给予学子毕业季择业的指导和帮助,并被学院职业发展中心授予“职业生涯导师”聘书。

05.jpg

王林涛,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2019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校友。从事特种能源与动力技术研发工作,主持完成了重点型号研制项目某八缸机的关键系统和发电模块、科工局军贸科研某 V 型机及其动力系统、两型出口船四缸机发电模块及动力系统等装备研制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现役动力系统可靠性提升、减振降噪等改进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联合基金高能量密度某动力系统技术、科工局特种发动机振动噪声计算方法等基础研究项目,与团队一起完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重整制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特种动力技术的深入探索。

奖项简介

“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评选自2002年启动,旨在激励宣传在发展国家科学技术事业、促进上海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此次共有30人获第十一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其中基础研究类、成果转化类、企业创新类奖项各10人。

备注:由于内容涉及人数多、范围广,如发现未统计完全校友及信息,欢迎广大校友提供相关线索,十分感谢!
致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资料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上海市科协官微、澎湃新闻网等

校友总会办公室
校友总会办公室
陈方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