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奋进新征程]乘势而上,改革创新,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综述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近十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坚持服务国家需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在“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方面积极作为,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着力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近年来,学校多措并举推进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全过程管理;完善育人机制,凝聚队伍合力;紧跟国际新形势,提升国际影响;打造育人文化,激发创新活力。经过四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建设,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5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8个,实现了主要学院博士点全覆盖,为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性平台,为实现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世界一流上海交通大学的愿景目标确立了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基石。
一、对接高层次人才需求,优化规模结构
不断探索招考方式改革,持续提升生源质量。自2018年开始,顺应高水平博士生培养发展规律,取消博士生招生统一招考,以本科直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三种方式招收博士生,不断提高本科直博和硕博连读比例,精准选拔有科研潜力的优秀创新人才。近年来,本科直博、硕博连读招考方式录取考生的比例逐年增加,优秀本科生直博录取人数已突破1000人,博士生中优质生源比例达到70%(优质生源指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录取中本科来自于一流大学且硕士毕业于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的生源)。
不断优化生源结构,加大急需人才培养规模。推动学术型研究生硕博贯通培养、专业型研究生实行校企联培,研究生结构优化和调整效果显著。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近万人、硕士研究生两万余人。2022年,招收全日制学术硕士2212人,全日制专业硕士2876人,学硕与专硕比例为0.77:1(2021年为0.86:1);招收博士生3107人,其中学术型2491人、专业型616人。
2021年非全日制工程博士开班仪式(2021年10月)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
创新培养专业。全面贯彻李克强总理视察交大指示精神,积极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经过科学论证,设立“技术转移”国内第一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形成系统、交叉、科学的培养方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地方产业需求+高校专业优势”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交大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发布课程体系(2022年10月)
推进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在国内开展优秀博士生培养专项------“博士生致远荣誉计划”,不断深化改革,重构了博士生人才培养体系,吸引了一大批本科拔尖学生留在国内深造。以荣誉课程建设为抓手,系统推进研究生教学体系的完善与改革。推进博士生奖助体系改革,实施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奖助体系。完善质控体系,开展课程评教,落实资格考试、开题报告等关键环节的质控。2021年制定《关于博士学位标准制定的指导意见》,组织学部和学院开展博士学位标准研制工作,发布了48个一级学科、8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博士学位标准,保障学位授予质量。
深化专业学位改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行业产业转型发展,全面推进工程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截至2022年,共建设21家工程硕士校级联培基地,校企在联合成立招生工作组、共建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双导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每年基地招生规模500名左右,形成“1+1.5”产教融合培养新模式。自2018年起,学校与22家重点行业单位开展非全日制工程博士校企联合培养,每年招生140人,形成企业需求主导的招生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着力培养具有领导力的工程领域领军人才。实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专项计划,在13个专业领域与23家重点企业单位、国家实验室开展1+2(硕士)/2+3(博士)工学交替培养,2022年招生147名,2023年计划招生204名。开展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目前已承担10个专项计划的招生培养工作,每年招生规模达到200人左右。通过打造多形式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平台,促进高层次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需求的对接联动,培养成效凸显。
教育部学位司司长洪大用一行在学校临港基地调研(2021年4月)
林忠钦校长为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培基地授牌(2021年10月)
徐学敏副校长为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培基地授牌(2021年10月)
三、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全面落实育人职责
立德树人,打造德才兼备导师队伍。近年来,我校博士生导师队伍中,顶尖人才占比已近15%,青年领军人才占比超过12%。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加强对导师政治思想引领,强化研究生导师基本素质要求,要求导师必须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并将对导师的师德师风与学术道德的要求贯穿于选聘、晋升、考核等各个环节。
深化改革,多措并举落实导师职责。发布《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办法》,对我校研究生导师岗位实施分类指导和校院两级管理,对学术型导师与专业型导师分类指导;加强导师考评,形成规范合理、进退有序的动态调整机制,将研究生招生名额向学术活跃度高、学生培养质量高的导师倾斜;开展导师培训,实施持证上岗制度。
四、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国际研究生招生量质并举。持续改革留学生招生制度、规范招生流程,提升留学生生源质量。国际研究生申请人数连续五年超过1200人,淘汰率连续五年超过50%。近年来,我校国际研究生来自六大洲近70个国家,欧美生源逐渐成为我校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生源地之一,录取来自哈佛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杜克大学、南加州大学、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学生比例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明显提升。同时,面对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新挑战,创设全球“云招生宣讲”新模式,与境外合作高校、目标招生学校协作,探索“新媒体+全球招生”有机融合,举办系列线上宣讲会,与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600名学子线上互动,极大地提高了交大研究生教育在全球的影响力。
与国际一流大学合作共赢。与世界一流高校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以联授互授学位项目为抓手,全方位整合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主动与世界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有重点地与世界顶尖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至今,我校已经与17所国/境外知名高校拓展博士生联授/双学位培养新模式,配套实施激励计划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积极探索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国际化路径,着力培育具有全球胜任力的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同时以院为实体积极开展48个双硕士项目,在各领域对接国际社会对专门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不断提升学校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2011年,我校与日本九州大学和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启动 "中日韩能源与环境领域研究生教育合作计划"的亚洲校园项目,至今共有202名学生(其中我校学生为97名)获得双学位,并共有超过2000人次学生参加项目的各项跨国交流活动;2021年,“亚洲校园”项目进一步发展,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申请加入,推动项目在国际合作层面的全新发展。多维度树立了交大国际化教育品牌,将我校打造成为全球一体化建设服务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学生以建设国家、造福世界为己任。
林忠钦校长代表学校与多伦多大学签署联培协议(2017年7月)
拓展海外基地提升人才培养能级。基于近三十年在新加坡的研究生教育基础和七年的大型科研合作基础,我校新加坡研究生院(SJTU-APGI)于2019年在新加坡正式注册,开启学校在新加坡办学的新篇章,为学校建设海外校区铺设基石。自成立至今,新加坡研究生院深耕MBA学位教育,探索教学方式优化和招考政策改革,引入当地优秀师资,提升项目竞争力;发挥学校师资优势,为当地企业定制高端培训项目;寻求超大城市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方案,制定生物碳标准,新获批上海市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蓝藻爆发抑制剂开发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新沪成功示范应用;扩大并深化与区域的政府机构、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的合作关系网络,新增学生科研实习项目,举办国际生新加坡研学活动,丰富学生跨校区体验。
学校时任书记姜斯宪与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洪小勇为新加坡研究生院揭牌(2019年11月)
五、加强文化育人工作,健全“三全育人”机制
学校持续构建以“大师讲坛”“博士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国际学术竞赛/会议”等为核心的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进一步营造“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将学术文化熏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021年度“博学致远”博士生学术论坛(2021年7月)
近十年已举办了173期“大师讲坛”,其中有20余位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获得者来校讲学,超过10万交大师生参加“大师讲坛”,与学术大师畅谈互动,启迪思想,共享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2022年举办大师讲坛十周年庆活动,超5000名校内外师生在线参与了庆典活动,一系列优秀学生分享会及学术论坛活动赢得师生广泛好评。连续六年开展了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至今已评选出优博论文87篇,提名论文140篇,优博论文获得者中有多人赴哈佛、剑桥等海内外名校做博后或任教职。组织了六届上海交大研究生“学术之星”评选,产生了60位“学术之星”,引领示范效应显著。每年举办10多个高水平的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五年来受益学生近3000人。一系列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彰显了交大“用一流文化涵养一等人才”的办学风尚。
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十周年云上影展揭幕式(2022年4月)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的赶考路上,研究生院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深化改革,坚持驭势创新,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不断开创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