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交大“拯救传统村落”社会实践获2022年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

近日,团中央公布了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通报结果,由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罗兰、赵浩达、姜亚君、隋君伟 、田娣同学组成的实践团队,曹永康、杜骞为指导老师的“拯救传统村落”实践活动入选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该荣誉主要针对机制完善、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运行规范的2022年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品牌项目予以表扬。

实践主题由来

面对我国传统村落数量锐减,现存的村落也存在人口空心化、经济发展失能等问题。自2018年起,曹永康、杜骞老师响应国家 “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战略,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发起 “拯救传统村落”实践活动,联合意大利、港澳等大学团队,前往国内外的传统村落进行调研。实践团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的设施优化设计、建筑改造更新及村落活化方案,以探索新时代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复兴,并在这一领域长期坚守、逐步深入。

3.png

历届实践宣传海报

主要做法

2021年,团队成员基于往届经验,开启了首次“乡筹实践”,以抢救濒危古建筑作为切入点,用众筹维修资金的方式修复古建、带动村落复兴。实践团深入山西省高平市良户村,经过实地调研和方案竞赛,选定良户村的典型传统民居“耕读第”为修复对象,确定了修缮再利用的初步策划方案,并筹集到了建筑修缮的启动资金。

4.png

“乡筹实践”实行流程

今年实践团再次前往良户,同当地签订建筑认养协议,邀请当地古建修缮公司,正式启动“耕读第”修缮工程。团员们在良户及周边多处施工场地和当地工匠进行讨论、协商,研习修缮技艺,并进入“耕读第”施工一线参与搭建脚手架、清理现场垃圾、拆除屋瓦面等破损严重的构件,有计划地推动建筑的修复施工。同时撰写勘测修缮报告,制作活化方案文本,筹集后续资金推动其落地运营。此外,为了以“耕读第”为起点,带动村落经济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团员们还从策划、文创、宣发等多个视角切入,将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入户访谈等方式全面研究村落,进而基于良户村的区位特点,提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相应策略,联合村委、旅游公司、高平市文旅局、工匠、村民等,将其细化为具体的方案文本。方案已全部提交给当地政府,为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5.png

“耕读第”鸟瞰图

6.jpg

“耕读第”正门牌匾,寓意“耕读济世、高榜及第”

7.JPG

破损严重的“耕读第”

今年实践团再次前往良户,同当地签订建筑认养协议,邀请当地古建修缮公司,正式启动“耕读第”修缮工程。团员们在良户及周边多处施工场地和当地工匠进行讨论、协商,研习修缮技艺,并进入“耕读第”施工一线参与搭建脚手架、清理现场垃圾、拆除屋瓦面等破损严重的构件,有计划地推动建筑的修复施工。同时撰写勘测修缮报告,制作活化方案文本,筹集后续资金推动其落地运营。

8.JPG

9.JPG

实践团参与“耕读第”实地修缮

0942694583913a7e1f011145b6568e7.jpg

“耕读第”修缮后效果图

此外,为了以“耕读第”为起点,带动村落经济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团员们还从策划、文创、宣发等多个视角切入,将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入户访谈等方式全面研究村落,进而基于良户村的区位特点,提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相应策略,联合村委、旅游公司、高平市文旅局、工匠、村民等,将其细化为具体的方案文本。方案已全部提交给当地政府,为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1.JPG

宣传方式

实践团主要通过微信推文和视频进行宣传,其中发布活动记录和成果总结的9篇微信推文,阅览量达12000余次,获“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网站”、“晋城新闻联播”、“交大设计”等校内外12家平台的关注与转载报道,并获中共北京市委主办的《大学生》杂志专题约稿;另在微信及抖音发布16个实践记录及良户古村宣传视频,观看量达25000余次。

重要成果

本项目最重要的成果是交付给当地修缮后的传统建筑——“耕读第”,以供当地村民使用,增加其就业岗位和社区活力。此外,实践团延续良户已有的研学旅游定位,以“书香良户·耕读传家”为主线,形成了良户村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案,具体包括“一处老屋——耕读第修缮工程及设计方案”、“一套文创——良户文创品牌策划及设计方案”、“一份策划——良户古村村落研究及发展策划方案”及“一组宣传——良户古村宣传及实践记录”。

12.png

13.png

实践成果展示

设计学院
设计学院
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