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讲述为国创新 送上劳模箴言 “抓斗大王”包起帆交大军营开课
“如果今天你努力,明天你也会是劳模”
“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到学习中去,每一个今天都努力,明天你也可能会是劳模”。9月4日,“全国劳动模范”包起帆走进交大学生军训现场,为参训学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劳动精神大思政课,深情讲述“责任成就事业,创新铸就辉煌”的奋斗者之歌,在绿色军营扬起实干创新的精神“征帆”。
改革开放号角吹响,劳动模范勇立时代潮头,开拓进取。包起帆,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中国工人的缩影。1968年,17岁的他进入上海港白莲泾码头。从码头工人,到技术骨干、企业带头人、物流专家、国际标准的领衔制定者……在众人眼中,包起帆的人生充满惊叹号。“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即便荣誉褒奖等身,讲台上的包起帆始终展现着一代大国工匠的自谦务实——“你们的起点已经比我当初不知道高了多少,我完全有信心,将来交大的每一个人都会比我做得更好。”
不变的奋斗底色:“在岗位创造价值,是真正的爱国”
“热爱劳动的核心是爱国,组织把难啃的骨头交给你,就算是没有路,也要走出一条路来。”在劳模精神课堂上,包起帆的话语掷地有声。
讲堂上,闻名遐迩的“抓斗大王”谈起了当年艰苦的工作环境——原木装卸全靠人工,死伤率很高。为了让工人早日摆脱危险的、繁重的体力劳动,远离“木老虎”,包起帆埋头扎进技术创新的道路,以生铁抓斗让工人脱离苦海,以废钢抓斗取代了人工作业。1987年4月9日,包起帆凭借“15吨滑块式单索多瓣抓斗”项目获第1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览会金奖。创新,正是劳模精神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
如果浅尝辄止,知难而退,就没有创新的成功。上世纪90年代,国有大中型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港口也是如此。1996年,包起帆到上海龙吴港务公司担任经理。面对“拒船门外”的高昂运输成本和港区低迷的吞吐量,在公司1200多名职工看来,“包起帆来了,就是‘包吃饭’来了!”
“那时港区没有船开航线、没有货主,但我不放弃”,包起帆回忆。面对这块“烫手的山芋”,包起帆毫无退缩。
创新是唯一的出路。在所有集装箱都是外贸集装箱、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产业仍是空白的年代,包起帆瞄准中国内贸标准集装箱。“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我们连续4次到北京寻求交通部和相关单位的支持,8次到南方寻找船公司、货主和码头的合作,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港口内贸标准集装箱水运工艺系统。”
1996年12月15日,中国水运史上首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成功开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创新,开辟了内贸水运的崭新天地。截至2020年,我国内贸标准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已达1.11亿标箱。
创新路上,包起帆永不止步。我国是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第一大国,但在这一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却鲜有中国的声音,更难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发明进入国际标准。制定相关国际标准,成了包起帆创新路上又一目标。
“人往往是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闯出自己的新路。”经过不懈努力,中国集装箱电子标签相关国际标准——ISO 18186(2011)终于正式发布。这成为我国自1978年开始参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以来,在物流、物联网领域首个由中国发起、起草和主导的国际标准。
创新不易:敬业是创新之根,诚信友善是创新之源
创新就在脚下,但创新之路并不平坦,唯有苦海行舟、孜孜以求才能行稳致远。发明双索门机抓斗后,由于使用中闭合点不在一处,抓取数量始终难以精准控制。“一次开会时,给每人发了一支圆珠笔。我无意中发现圆珠笔按动笔端可以操控笔尖,这种启闭结构正是抓斗所需要的。”课堂上,包起帆与同学们分享“圆珠笔的故事”。
回到上海,包起帆找到圆珠笔厂希望能够看看图纸,但不是吃闭门羹就是被推脱,最终他三上圆珠笔厂,见到了图纸解开了谜团,抓斗新的启闭结构得到实现。在包起帆身上,体现了一以贯之强烈的主人翁事业心和责任感,勇攀高峰的坚定志向和坚韧品格,崇尚劳动、恪尽职守的高尚情操。
全身心地投入、锲而不舍、垂线示范、分享成果、共同成长……包起帆说,这些都是在创新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的。朱德曾言,“我们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包起帆深感认同。“个人的爱国与敬业之后便是团队的诚信与友爱。没有团队的凝聚,我做不成任何事情。”九十年代初,作为上海最早获得国家级专家津贴的技术人员,包起帆在拿津贴的第一个月开始,就把津贴全部送给企业困难的职工。
讲座现场,包起帆为交大学子们分享了他与团队的故事。80年代起,包起帆持续关心资助两位在人力装卸时期受伤而瘫痪在家的同事,从未要求任何回报。“但有一年大年初二早上,他俩摇着轮椅横穿浦西来见我,一路上不吃不喝,就想来还这份情谊。”谈及同事情谊,包起帆眼眶湿润,现场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包起帆对团队成员的真情相待,也收获了整个团队的凝心聚力。一年春节前夕,码头上几百万箱香蕉遭遇寒潮,为保障香蕉不受冻发黑,他拿出自己家里的棉被,龙吴港务公司的1073名职工纷纷跟随他从家中拿出毯子和棉被盖住所有香蕉。“果子丰收后,利益要共享。”团队唯有“像石榴籽一般”凝聚在一起,方能有大作为、大创新。
一个个与职工携手并进、患难与共的故事,述说着朴实劳动者淡泊名利、敢于奉献的底色。分享故事时,包起帆的一句话再次深深触动交大学子:“我帮不了太多的人,我帮几个人也可以。创新果实丰收了,不要忘记每一个参与种树的人,是我认定的理。”
“50后”寄语“00后”:“人生真正的起跑线在于进入岗位”
时代在变,奋斗的底色永远不变。授课最后,包起帆寄语交大学子四条“劳模箴言”:作为交大学生,一是要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念,二是要抓住人生学习的大好时机,三是要互敬互爱,从同学友谊着手,学会做人,四是要融入社会大环境,为明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好准备。这是交大学子能够成为国家栋梁,成就事业、铸造辉煌的必要条件。
“‘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这是清朝科举状元的名单,‘曹雪芹、胡雪岩、顾炎武、金圣叹、蒲松龄、洪秀全……’,这是当时落榜秀才的名单。”惊讶之余,讲台下的同学们很快理解了其中深意。“展示这两份名单,不是说读书没用,读书自然是有用的”包起帆说,“人生真正的考场从来就不在学校,人生真正的起跑线在于进入岗位。只有对人民、国家有用,才是真正有用。”
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经历了“变”与“不变”的时代演绎。不变的,是其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彰显着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赓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始终是激励广大青年学子拼搏奋斗、不断前行的强大内驱力——
“包教授的成绩斐然绝非偶然,与他多年来勤于思考、坚持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往往细节中都蕴藏着大智慧、大哲学。我想,人生的征途很长,考上交大更不意味着人生的高峰,而是有更多的责任需要承担。作为新一代交大人,我们应该为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讲座结束,2022级本科生周同学慨叹道。
“我要向包教授学习,勇于思考、勇于克服困难,成为一个对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2022级本科生陈同学对包起帆“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孜孜以求感慨万分。2022级本科生王同学,则对包起帆与职工共同成长的故事深有感悟,“我不仅佩服于包教授刻苦钻研探索的精神,更佩服他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后,我会谨记包教授的教导,与身边的人友善相处,真心待人,助人为乐,在共同成长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祝愿大家能够学业有成,成为未来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栋梁!”讲座最后,包起帆起身深深鞠躬,全场师生报以最热烈的掌声,久久未息。在“00后”交大学子充满敬佩的掌声中,这位坚定不移又朴素真诚的“50后”劳动者,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娓娓道来,激励着交大学子以自己的拼搏付出、奋发进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讲座结束,71岁的包起帆离开会场,缓步走进夜色中。几位身着戎装的交大学子拿着纸笔冲出会场,向包起帆追去。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以劳动教育锻造人格养成、引领“五育融合”,今年新生军训期间,上海交大为全体大一新生开设劳动精神“大思政课”,邀请全国劳模包起帆、“三农”人严胜雄等劳育名师进军营,开设多个军营劳动实践岗位,在“军政双训”多彩军营中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