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碳通量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2年6月11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碳通量研究中心(Research Division of Ocean Carbon Flux, RDOC-FLUX)成立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牵头人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苏纪兰院士、李家彪院士、陈大可院士和柴扉教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偲院士,北京大学朴世龙院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谢文澜,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研究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党委书记孙波研究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郑广宏,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奚立峰,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翦知湣教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鹿化煜教授,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程晓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各机关部处、院系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微信截图_20220611173601.png

微信截图_20220611183928.png

640.png

揭牌仪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主持。

640 (1).png

林忠钦校长代表上海交大对各位专家学者的与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气候变化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低碳”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中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贡献者和积极践行者,“双碳”工作已经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海洋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活跃碳库,研究海洋碳循环机制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交大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大力推动海洋碳循环及气候变化机制的基础研究以及低碳、零碳、负碳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部部共建优势,围绕近海、深地、深海、极地碳通量等主攻方向,打造一流的海洋学科集群。未来将以海洋碳通量研究中心为平台,统筹多方力量,集合学科优势,为气候应对策略提供科学理论支撑,为进一步认知和预测目前和未来的气候变化作出开创性工作,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640 (2).png

谢文澜副主任表示,提升海洋在促进我国“双碳”进程中的贡献,提高海洋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不断增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至关重要。实现“双碳”目标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上海市科委正按照科技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双碳”工作。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碳通量研究中心,对于汇聚力量,增进共识,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双碳”目标,走向碳中和之路具有重要意义。面向“十四五”和中长期目标,希望中心进一步加强合作,推进海洋碳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瞄准世界前沿,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不断提升海洋低碳经济自主创新能力。

640 (3).png

焦念志院士致辞并介绍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他表示,上海交大在海洋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等方面都走在国际前列,在国际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卓越的成绩。海洋碳通量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国家海洋科技研究力量提升的表现,未来中心必将成为一个深入进行海洋碳通量研究、促进交流的国际化平台,为我国海洋碳中和、负排放研究作出贡献。随后,他从基础背景、战略目标、国际大科学计划的构架和方案几方面对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进行详细解读。

640 (4).png

640 (5).png

会议进行了线上揭牌仪式,在全体参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奚立峰副校长宣布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碳通量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心主任由海洋学院院长周朦担任。

朱新远副校长宣布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碳通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委员名单。学术委员会由李家彪院士担任主任,王风平教授担任秘书长;顾问委员会由苏纪兰院士担任主任,柴扉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会由海内外海洋领域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院士和专家组成,研究领域几乎覆盖所有涉海学科领域,将为中心提供强大的学术指导和战略规划。

640 (6).png

上海交通大学RDOC-FLUX主任周朦,从成立背景、建设基础、组织结构和未来工作规划四个方面,对中心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简要介绍。RDOC-FLUX是多方共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中心,提供共享实验室、船载和原位测量、取样、实验及分析设备;探索与碳通量、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寻找治理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相关的科学、工程和技术方法;为社会、国家和国际提供资源、环境和气候服务。

640 (7).png

640 (8).png

640 (9).png

学术研讨会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肖湘教授,海洋学院特别研究员曹玲、副研究员张瑞峰分别以《深部生命与碳循环》、《碳中和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和《痕量金属与海洋碳通量》为题作精彩报告。该环节由海洋学院副院长王风平主持。

640 (10).png

640 (11).png

最后,中心学术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的参会专家针对中心发展定位、研究方向设置、研究出口、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纷纷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和前沿性的指导。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彪院士在总结中指出,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科学要做到“顶天立地”,既要注重在国际上形成理论原则,还要注重落到实处,需要地球工程、海洋试验以及连续性观测等多方面工作的配合。中心在未来的建设中要站在国家需求的角度,突出交大海洋特色,进一步找好切入点,围绕重点研究方向,集合交叉学科力量,利用大型科研平台和基础设施,争取不断取得开创性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碳通量研究中心未来将围绕与碳通量、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海洋方面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研究。我们将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海洋碳通量研究中心,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地球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安琪
海洋学院
谢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