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引发上海交通大学师生热烈反响

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共同利益。“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新冠肺炎疫情阴霾未散,世界经济复苏前路坎坷,各国人民更需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引发上海交通大学师生热烈反响。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吕兴才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让我们备受振奋。纵览历届进口博览会,充分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习近平主席在讲话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并深度参与绿色低碳等国际合作。面对能源动力类传统学科的发展,我们要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要点,以节能高效、绿色低碳、捕碳固碳为抓手,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攻破核心技术,同时还要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作为能源动力行业的高校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夯实自主创新基础,支持并带领开展服务国计民生的创新技术研究,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氢科学中心副教授翁国明表示我深切体会到习近平主席讲话中的“共”和“同”两个关键字,结合疫情之下全世界经济与民生面临的挑战及机遇,只有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享机遇方能取得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了绿色低碳、能源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世界共同利益的全球性重要议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挑战更是发展机遇。氢能源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理想清洁新能源,氢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能源、医学、农业等重要问题息息相关。交大氢科学中心将继续围绕上述重要问题开展工作,以全程开放方式吸引和引进全球优秀科学家,构筑集聚全球高水平科创人才高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全球人类共同利益贡献交大智慧。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系教授尹海涛表示,观往以知来,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在深刻总结中国开放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未来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和态度。20年前加入世贸组织把中国经济推入快车道,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20年过去了,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字技术发展使国与国更交融,气候变化也使国际社区的命运更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开放作为当代中国鲜明标识的特点没有改变。中国会以多边主义为原则,推动国际规则和合作适应新的国际需要,为此中国愿意以更高质量的开放,共享中国市场机遇,贡献中国力量,维护世界共同利益。例如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到的绿色低碳领域。全球变暖的趋势不可能靠一国的力量扭转,中国碳中和和不在国外建设火电的承诺,是中国作为负责大国,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承诺。碳中和会在能源和工业领域引起革命性变化,唯有更坦诚的国际技术和经济合作,才能使这些变化更顺利。联合国气候大会正在英国召开,习近平主席在低碳的强调更有其深刻的内涵。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朱启贵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深刻洞察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全面总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埋头苦干、顽强奋斗取得的辉煌业绩和丰富经验,展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造福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习近平主席用“三个不会变”向世界阐明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为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下经济全球化发展增强信心和力量;以“四个坚定不移”向世界宣布中国扩大开放的行动方案,展现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诚意和担当。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演讲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让中国发展的成果惠及世界,有助于世界各国深入了解中国、全面认识中国、更加信任中国、更加拥护中国,为推进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吕守军表示,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之际,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愿意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能凸显中国主动加强国际合作、践行互利共赢的决心。第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吸引了127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家参展商,规模远超前三届,表明了中国进口博览会的吸引力。拥有14多亿人口庞大市场的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全世界共迎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党委书记杨明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再次阐明了我国拥护全球化发展大势,支持世界各国一起扩大开放,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立场,密西根学院师生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后都深受鼓舞。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和密西根大学共同建设的国际化办学特区,我们将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号召,不断开展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的合作,打造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张伟民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上海进博会开幕式上进行主旨演讲,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共同利益。作为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我国文创产业秉持这种“开放,合作,共赢”的信念,依托上海进博会搭建起的“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桥梁蓬勃发展,为全球文创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中国动力与中国机遇。2021年恰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这20年里,中国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减贫脱贫,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已变得举足轻重。举办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不但体现出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也有助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物理与化学学科协调人Thierry Finot(法)表示, 对于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来说,进博会是一个“发现”的机会,也是中国开放包容的重要标志。从全球角度来看,面对本世纪的诸多挑战,需要各国在贸易、文化、通讯、教育等多方面保持开放。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在疫情导致国际往来尤为困难的特殊时期,这次展会可以让我和我的家人有机会在这里获得更多的法国产品,如同生活在自己的祖国,也让我们可以发现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产品。同时,进博会不仅有助于中国企业以及消费行业的发展,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作为教育开放的重要平台,两国的教职员工之间已经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共同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工程师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张莹表示,很荣幸作为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加入第四届进博会的筹会办会过程。我们集中观看了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习近平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给了我们充分的启示和强大的信心,只有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才能共克时艰。自上一届进博会以来,中国基本落实扩大开放举措,为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这也时刻鞭策我们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支持世界各国扩大开放,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勇往直前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兼产城融合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PPP研究中心咨询部主任赵国华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进博会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以积极开放态度参与数字经济,推动加强绿色低碳议题探讨并深度参与绿色低碳等国际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我们要把握全球化发展大势,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在工作中落实绿色建筑发展,从绿色建造、绿色金融和智慧技术等方面开拓创新,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行业生产效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尽早实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第四届进博会志愿者罗媛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演讲让她看到了中国的底气和气度,深感荣幸能够“生逢盛世”,聆听精彩的世界合唱。进博会作为中国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向国外学习经验的机会,也向国外展示了中国的发展现状和规划。自己一定要“不负盛世”,认真参与到这次举世盛会中来,时时刻刻牢记、践行习近平主席关于“进博会越办越好”的要求,用一个“小叶子”的行动,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交大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团成员、第四届进博会志愿者郭笑雨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四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都令她深受鼓舞。她表示,举办进博会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具有重要意义。进博会是我国深化推进改革开放、开展大国外交的重要平台,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力争在本次进博会上发挥专业特长,在翻译岗上服务进博会,积极践行志愿精神,奋勇担当进博使命。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尼日利亚籍博士研究生TITILAYO RACHEL ENIGBOKAN 表示,上海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规模庞大的大都市,对于学生和年轻专业人士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地方,在这里有许多学习和发展事业的机遇。今年11月举办的进博会给许多中国贸易伙伴带来进一步开拓市场和影响的机会。虽然我本人并没有参加本届进博会,但有朋友从事对华进出口贸易并参加过进博会,他们对整个大会的会务组织赞不绝口,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参展产品也让他们印象深刻。我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明年的进博会,向中国友人推介来自我家乡尼日利亚的特产。在此之前我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以便于跟其他参会者有效地沟通、交流。

王辰轩、曾玉竹、高璐
新闻中心
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