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Superconductivity上线

Superconductivity由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与Elsevier集团合作出版,是一本专注于应用超导领域研究的英文国际期刊。本刊旨在打通超导研究中理论、材料、应用的壁垒,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强化应用超导研究的聚集效应,打造专注超导应用研究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今年,Superconductivity成功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联合实施的国产高质量科技期刊发展计划,其中的“高起点项目”每年全国仅30本期刊入选。在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文件中,明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列为鼓励发表 “三类高质量论文”期刊之一,并提出“三类高质量论文的研究成果,可按高质量成果进行考核评价”。

2021年8月31日,期刊Editorial Manager 投稿系统(Editorial Manager®)和期刊官网(Superconductivity - Journal - Elsevier)均已正式上线。

限时优惠:本刊2022.12.31之前的投稿的稿件,可以申请免除APC。

出版周期:预期整个出版周期小于8周,预期初审时间小于2周。

预期影响因子和分区:不低于5.0;中科院工程技术类一区。

办刊理念和宗旨

超导涉及材料、凝聚态物理、电气电子、能源等多个学科,是跨领域的前沿交叉学科。超导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电磁性能在很多应用领域都可能带来颠覆性的成果。近年来,高温超导、铁基超导、石墨烯超导、超导量子计算、高场磁体、超导电工等技术不断获得重大突破,使得超导成为当前推动多个领域实现快速发展和变革性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Superconductivity将专注于超导电气与电子应用领域,及其相关的材料与凝聚态物理研究,致力于促进超导研究的多学科协同发展和创新,加强超导高水平研究的聚集效应,打造应用超导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征稿范围

本刊以超导理论、材料、应用及其相关技术为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领域:

Ø  超导材料:超导材料的合成和特性,高/低温超导的线材、带材、块材生产技术。

Ø  超导电工:面向电力、能源、加速器、聚变、高场设备、医疗和其他相关应用的超导材料、超导电缆、超导线圈和超导磁体技术。

Ø  超导电子:超导有源和无源器件、超导传感器和探测器、超导模拟和数字电路、新原理超导电路/器件、超导电子系统和其他弱电应用。

Ø  超导理论:超导的基础理论、超导和磁通物质的基础物理、新型超导材料和其他相关超导物理特性。

Ø  超导应用的相关/辅助技术:面向超导应用的低温工程、低温电子学、热电绝缘材料、行业标准等。 

本刊特色

针对超导领域研究特点,响应国家发展国产学术期刊的战略导向,本刊在保持常规国际学术期刊出版内容和方式的基础上,增设如下特色:

Ø  中英文双语出版选项: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本刊接受发表的所有论文,作者可以自愿选择,将其中文版全文翻译/中文大摘要,以附录的形式和原英文论文同步发表。中文版和英文版论文,共享使用同一个文章刊号(Article Number)。

Ø  增设“大型项目报告”专题板块:领域具有前沿示范意义的大型超导项目,发表学术报告,详细介绍项目的背景、主要内容、关键技术、核心挑战、主要成果等相关信息。本刊对此类型论文不苛求学术原创性和科学突破,但要求相关内容尚未在其他期刊正式发表。

Ø  增设“科学数据报告”专题板块:针对超导领域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所需要用到的关键的、有价值的、原创的实验数据和测量结果,发表数据报告性论文,包括但不限于超导和相关材料的电、磁、热、力等特征数据。

编委队伍

期刊编委会由来自国际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深学者组成,涵盖12个不同的国家,其中中国两院院士10名、澳大利亚院士1名。

荣誉主编:

111.jpg

窦世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澳大利亚科学与工程院院士。

澳大利亚勋章和澳大利亚政府的百年奖章的获得者,伍伦贡大学杰出教授,超导与电子材料研究所(ISEM)创始主任,培养了一大批国际超导研究的领军人才和高被引学者。

222.png

吴培亨,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电子学会超导电子学分会主任,中国超导电子学领域带头人,在探索有关物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发展新型超导电子器件,推动超导电子器件的实际应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主编:

333.png

王秋良,中国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强电磁装备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的研究。在强电磁装备构造理论、设计方法与成套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造性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荣誉,为我国强电磁装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44.jpg

金之俭,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

上海市高温超导工程中心主任,领导创建了上海交通大学高温超导团队。

资深编委(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陈仙辉,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甘子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崇祺,上海电缆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建刚,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镇,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闻海虎,南京大学,教授。

肖立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

赵忠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平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红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

Prof. Selvamanickam Venkat, University of Housto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rof. Vitaly Vysotsky, All-Russia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able Industry, Russian Federation

Dr. Pierluigi Bruzzone,Federal Polytechnic School of Lausanne, Switzerland

Dr. Valentina Corato, ENEA Frascati Research Centre, Italy

未来本刊将与欧洲应用超导协会、日本低温学会和日本制冷协会、韩国应用超导与低温学会、IEEE CS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国家超导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内外学术组织展开合作,为学术会议提供高质量交流平台,并将于近期组建青年编委团队,请各位专家学者关注。热烈欢迎海内外同行成为我们的读者、作者或审稿人,共创超导领域全球科学社群!

图怪兽_7fa4fbdb5301a0ff61226de371accb7f_30536.png

微信图片_20211102164754.jpg

王亚伟
期刊中心
袁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