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建党百年之际,多位交大人获党中央表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据不完全统计,有4位交大人获得表彰,其中,1948级电机系校友胡仁宇、1982届医学硕士校友陈赛娟、2006届材料学博士校友王利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2届压力加工专业博士校友赵国群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荣誉称号。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胡仁宇

01_副本.jpg

校友简介

胡仁宇,1948年考入上海交大电机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杰出的实验核物理专家,在核爆近区测量某高难度技术方案的审定和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次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交大人故事

1948年,胡仁宇考入交通大学电机系,后于1949年9月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在求学过程中,他遇到了叶企孙和后来一道参与“两弹”研制的彭桓武等良师,他们的学识熏陶为胡仁宇日后参与“两弹”研制打下了基础。胡仁宇毕业后被选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8年,胡仁宇奉命调入以研制核武器为主要任务的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九局,从此一生与核武器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1963年,根据原子弹试验的实际需要,胡仁宇等上万名科研人员、解放军官兵,迁往青海的金银滩基地。胡仁宇担任了一个作业队的小组负责人,与同事们研制的核心部件,被成功地装配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核爆试验成功后,胡仁宇和同事们又投入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工作中,为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成功发挥重要作用。

胡仁宇先后参加过6次国家级大型核试验,全部亲临现场参与组织指挥,并出色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他提出应发挥综合技术优势,深化战略武器研制、高技术跟踪、常规兵器研究、民品开发生产四项任务,进一步明确实施军民融合的具体途径和发展方向。他用毕生精力、不懈奋斗,化作在核事业中的耀眼闪光。

陈赛娟

02_副本.jpg

校友简介

陈赛娟,我校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75届本科、1982届硕士,我国血液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陈赛娟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特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2017年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并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重要荣誉称号。2018年当选为上海市科协主席。

交大人故事

1968年,17岁的陈赛娟被分配到上海第六印绸厂成为一名挡车工。工作之余,她总是挤出时间学习。1972年陈赛娟被推选入学。当时,在她面前有两所大学可以选择:上海第二医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学院,陈赛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她希望成为白衣天使,为病人解除痛苦。1975年陈赛娟以优异成绩从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瑞金医院当医生。1978年,她在全国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上海第二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陈赛娟到法国巴黎攻读博士,并于1989年以最佳评分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她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踏上了回国的归程。

回国后,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陈赛娟在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内创建了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实验室。当时分子生物学研究当时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实验条件和国外相比落差巨大,陈赛娟不畏艰难,开始了对白血病发病原理和靶向治疗进行研究。1991年,陈赛娟在国际上发现了APL变异型染色体易位,继而克隆了11号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实现了我国在人类肿瘤致病新基因克隆领域的 “零”突破。1999年,陈赛娟团队又获得了PLZF基因的DNA序列,是当时以我国科学家为主完成全序列测定的第一个基因。随后,陈赛娟团队对为APL发病原理以及ATRA诱导分化机制进行研究,提供了新的治疗模式,首创了ATRA和As2O3治疗APL的协同靶向方案,使APL五年无复发生存率达到90%以上,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方案。该治疗方案被称为“上海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多个血液/肿瘤学中心,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奠定了研究团队的国际领先地位。目前,陈赛娟院士致力于将APL转化医学研究上取得的经验推广到更多的学科领域,促进其他疾病的研究也能借助转化医学而获得突破。

王利

03_副本.jpg

校友简介

王利,2006届材料学博士校友,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利校友扎根宝钢汽车板研发一线29年来,在国际上率先开发了第三代钢——淬火延性(QP)钢系列产品的成套技术,实现了QP钢全球首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次、省部级奖项7次;开发汽车钢新牌号100多个,获发明专利20余项等,实现了汽车用钢年销量超百万吨,创效10余亿元。他还牵头和参与编制国家标准和汽车行业规范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专著编写2部。

 交大人故事

21世纪,汽车的节能减排成为科技攻关重点。2004年,王利校友深入研判,准确选定国际上还未产业化的淬火配分钢(QP)作为主攻方向。在没有任何借鉴的情况下,王利带领团队冒着巨大风险,仅用8年的时间就将淬火配分理论变成现实,实现了QP钢从概念到产品的转化,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安全、节能”奠定了材料基础。从此,我国汽车用钢制造在世界同行中从跟跑跃为领跑。

2005年,王利团队根据汽车用钢的发展趋势,建议公司上专门的高强钢产线,然而,国外的公司不愿将核心技术卖给宝钢。王利决定自主设计高强钢生产线。他带领团队废寝忘食、覃思精研,历经两年的时间,开发出生产先进高强度钢的两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设计了各种先进高强度钢的退火工艺,开发并商业化9大类27种AHSS品种以及第三代先进高强度钢——淬火配分钢(QP)产品。经过两年建设,2009年,世界首条年产近30万吨的柔性超高强钢连退—热镀复合生产线在宝钢顺利投产,并荣获2012年国家发明二等奖。2010年,王利参与策划和筹建的“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宝钢。王利团队成为从制造到服务转型发展的先行者。从2019年起,王利校友不再负责具体钢种研发,而是作为学科牵头人开展策划工作。他每天阅读大量科技文献,从中遴选有价值的部分立项,他从奔跑者变为领跑者,去开掘更大的价值。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赵国群

赵国群.jpg

校友简介

赵国群,1992届压力加工专业博士校友,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党委书记、院长。1991年,赵国群在原山东工业大学锻压教研室任教,先后被聘为副教授、教授、博导、模具中心主任;赵国群校友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荣立山东省人民政府集体一等功;获授权专利80多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编《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第一卷第3篇和《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第一卷第4篇。先后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先进工作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等荣誉。

交大人故事

上世纪90年代,面对国内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赵国群校友于1997年初从美国学成回到原山东工业大学。不久,他组织成立了模具技术研究中心。在缺乏实验装备和实验室的情况下,赵国群和他的团队利用计算机数字化设计与分析技术,围绕产品结构设计、结构分析与优化、成形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和成形过程数值模拟等,为企业提供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的解决方案。随后他将研究重心延伸至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技术上面,开展产品全过程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服务几十家山东省企业,为企业开发上百种新产品,逐步走上了从基础研究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2000年起,赵国群开始从事铝合金型材挤压技术研究,这项研究在轻轨、地铁、高速列车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赵国群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出高性能大规格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形技术,开发试验列车车体型材及其它领域用系列型材,并应用到高速列车、轻轨地铁、轻量化汽车、大型工程结构等上。凭借这项成果,赵国群带领的项目组在2015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起,赵国群和他的团队启动了先进注塑成型技术研究方向。由于注塑技术生产的注塑件普遍存缺陷,必须进行二次加工,排放大量苯系与重金属污染物等,因此短流程的绿色注塑技术一直是学术界和产业界追求的目标。赵国群多次到海信集团生产现场调研和交流,将研究基础和生产实际现场结合,他带领团队与海信集团产学研合作,花费多年时间进行相关研究,建立了成套技术。该技术为聚合物材料加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注塑技术,也助推了“中国制造”的力量向着新的方向迈进。通过科技创新,赵国群和他的团队已为上百家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赵国群始终秉承着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他说:“对于工科等应用学科而言,学校做科研,如果找不到实施之地,找不到合作用户,就很难把这个事做大。产学研结合起来才可能真正做成事。”

注: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以上为不完全统计,如有遗漏,欢迎大家与我们联系提供相关校友信息。

来源:中国宝武微信公众号、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学院官方网站、山大视点公众号、清华物理系公众号、中国工程院官网、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梦云
校友总会办公室
陈方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