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创新中心签约仪式举行

4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学生交换、学术交流与联合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在闵行校区举行。

1-20240415德国亚琛工业大学WZL研究所联合创新中心签约3.jpg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上海市外国专家局副局长、上海市科委外国专家服务处处长黄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彭志科、副院长王皓,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许妍等现场出席了活动;亚琛工业大学校长Ulrich Rüdiger、国际交流办公室对华合作负责人Peter Hartges、制造研究所所长Thomas Bergs、制造研究所切削技术部门负责人Daniel Schraknepper等在线出席了活动。签约仪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罗鹏主持。

2-20240415德国亚琛工业大学WZL研究所联合创新中心签约4.jpg

Ulrich Rüdiger代表亚琛工业大学致辞,他表示,上海交通大学与亚琛工业大学两校合作历史悠久、交流频繁,双方高层多次互访,就开展人才培养、师资交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今天上海交大-亚琛工大联合创新中心的建立,是两校长期学生交流交换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合作,也将集成两校不同类型层级的研究,为中德两国学生之间开展工业应用研究提供机会,欢迎交大师生在疫情解禁后访问亚琛工业大学,也期待能有机会再次到访美丽的交大校园。

3-20240415德国亚琛工业大学WZL研究所联合创新中心签约6.jpg

林忠钦在致辞中表示,亚琛工业大学是世界公认的工科名校,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工科科学领域享有盛誉;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蝉联全国第一,机械学科的QS排名也进入了全球20强。上海交大-亚琛工大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将使上海交通大学与德国顶尖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将为双方人才的联合培养、中德两国制造技术的共同进步、乃至全球制造科学的快速发展,提供新思路、新突破和新方法,全面促进中德两国制造业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4-20240415德国亚琛工业大学WZL研究所联合创新中心签约5.jpg

黄红代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外国专家局向上海交大-亚琛工大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成立表示衷心祝贺。她表示,上海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注重在智能制造领域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联合创新中心的正式成立,创新了产学研合作机制,为国外顶级高等学府与我国高校之间进行深度合作摸索出了新路径,为中德之间开展深度科研与教育合作提供了很好的体制机制借鉴,上海市科委将继续积极支持上海交大-亚琛工大联合创新中心的建设。

5-20240415德国亚琛工业大学WZL研究所联合创新中心签约1.jpg

6-20240415德国亚琛工业大学WZL研究所联合创新中心签约2.jpg

林忠钦、Ulrich Rüdiger分别代表上海交通大学与亚琛工业大学签署上海交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学术交换、学术交流协议;王皓、Thomas Bergs分别签署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双方嘉宾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

7-20240415德国亚琛工业大学WZL研究所联合创新中心签约7.jpg

王皓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与德国高校以及与亚琛工业大学的合作情况,学院的历史沿革、学科排名、国际办学,以及上海交大-亚琛工大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形式等内容,并重点介绍了创新中心未来的发展计划。他表示,联合创新中心的建立将成为两校学生交换、师资交流、企业合作等方面的高端平台,创建两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新模式。

8-德国亚琛工业大学WZL研究所联合创新中心签约11.jpg

9-20240415德国亚琛工业大学WZL研究所联合创新中心签约8.jpg

Thomas Bergs在线作了题为“Pioneer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Manufacturing”(数字化制造的未来)的主题报告,围绕制造过程向数字化转换过程中的前沿技术展开,介绍了欧洲5G工业园区测试平台在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数字孪生系统开发、具备高可预测性的自适应过程链、复杂生产环境中的大数据分析以及基于边缘云的网络化自适应生产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10-20240415德国亚琛工业大学WZL研究所联合创新中心签约9.jpg

上海交通大学与亚琛工业大学自2009年签署学生交换协议,并于2015年续签了学生交换协议和备忘录,全校平均每年派出和接收5名学生进行交流交换,合作主要集中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此次上海交大-亚琛工大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是在全球疫情蔓延下,破除干扰、积极探索出的国际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两校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致力于将联合创新中心建设成为世界级智能制造专业技术和应用研究的顶尖机构,助力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公室 赵芷艺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陈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