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交大学子、校友师恩告白感动人心

“老师,我想对您说”主题教师节活动顺利开展

近日,由上海市教委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老师,我想对您说”活动在上海思南公馆小广场开展。现场特设的移动演播室里,每个人都可以对着镜头,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恩和祝福,并录制成视频,作为最特别的教师节礼物。多位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以及校友们一同参与活动,留下他们心中对老师最诚挚的祝福。

1.jpg

张博涵是2019级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本科新生,特别地,家中三代人共有八位交大校友,她是个不折不扣的“交三代”。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张博涵透过镜头对自己的高中老师表示感谢,“您用知识与呵护将我送入梦想中的交大校门,而我,想用余生来回味您的每一句教导,报答您给我的无限深情。”同时,她也从家人讲述的交大故事中对交大心生向往,对交大老师表达了崇高的敬意,“爷爷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交大毕业生,而交大老师传递给他的严谨细致、科研精神、爱国热情仍扎根于他心中,并由他传递给后代。” 张博涵表示将在接下来的四年时光,在交大这个庄严学府中,在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中,收获更好的自己。

2.jpg

左边:皮振锋 右边:谢立源

来自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18级硕士研究生谢立源、皮振锋是上海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这个夏天前往云南大理,实地调研洱海保护情况。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他们想对在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的全体老师,对在云南建设的一代代交大人表示由衷的敬佩与感激。

在镜头面前他们特别提及了第一代扎根云南的交大人——孔海南老师。从2006年投身洱海的治理和研究起,十三年来孔老师在学术上的成就有目共睹,洱海的治理成果斐然。谢立源和皮振锋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环境人,听过孔老师给我们讲述他与洱海的‘老人与海’的故事,使命感与责任感倍增,更是把孔老师和在奋斗在一线的洱海卫士作为我们前行路上的灯塔。感谢在外扎根建设的老师们,是你们引领着我们不断前进!”

4.jpg

左边:仰书纲 右边:梁美训

交大1966届船制系校友仰书钢向恩师杨槱院士表达了自己的感谢,“杨院士是我这辈子中最感恩的一位导师,它不仅学有成才,更重要的是他从国外留学后回到祖国,为祖国造船业做出重大贡献。” 仰书钢后来也成为了一名教师,他表示自己学习了导师对他的培养方式,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教学生怎么做人,怎么培养下一代。1966届船制系的同班校友梁美训也是一名光荣的教师,她回忆起自己的老师,并表示既要感谢老师,也要把自己的事做好,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与责任。

5.jpg

左边:朱慈堃 右边:张庆琳

交大的校友伉俪朱慈堃(1966届交大电机系毕业)、张庆琳(1966屇交大冶金系毕业)从高中和大学都是同学,两人共同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并在宝钢工作。朱慈堃在活动中对原交大党委书记王宗光老师表达感谢,他表示正是王老师对他专业上的指导,思想上的帮助,使他树立了"学好专业,报效祖国,爭取入党,永跟党走"的信念,在宝钢工程建设中,带领团队获一等功。夫人张庆琳则深切缅怀交大冶金系徐祖耀教授,是徐老师用严瑾,引导的教育方法,带她深入金属显微结构领域,为宝钢的新产品的研发带来理伦依据。录制最后,两位校友深情地说:“无论何时,我们要感恩培养我们成长的澄衷中学与上海交大的老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热爱祖国,永跟党走。”

6.jpg

左边:陈建雨 右边:夏维湘

另一对交大的校友伉俪陈建雨(1966届交大机械制造系精密机械加工工艺专业毕业)、夏维湘(1966屇交大冶金系金相与热处理专业毕业),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投入大三线建设。两位校友在中国造船工业领域工作到退休,回忆在交大求学期间众多老教授亲自授课,他们仍记忆犹新:花家寿老师讲授机械原理,辛一行老师讲授机械另件,贝季瑶老师讲授机床夹具设计,谢家佑老师讲授机器制造工艺学,薛秉源老师讲授刀具设计…他们表示,“回忆在交大学习期间这么多老师精心教学使我们学生学得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丰富以致到工作岗位都能胜任,在这里我要好好感谢交大老师们!” 

7.jpg

来自挪威的交大留学生AleksanderSpade也面对镜头,真情流露,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对自己的老师们送出了满满的祝福,表达了感恩之情!

8.jpg

“老师,我想对您说”活动旨在以一些话语和故事唤起每个人对于老师的温暖回忆,在第三十五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各个年龄段的市民都能共同参与其中,于社会中营造出更浓的尊师重教氛围。

薛冰倩、金雪
新闻中心
李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