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核酸和核酸适体在癌症诊疗上带来新机遇

上海交大谭蔚泓院士获颁拉夫·亚当生物分析化学成就奖和匹兹堡分析化学成就奖

近日,在美国费城召开的匹兹堡分析化学和光谱应用会议暨展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谭蔚泓教授因核酸适体在生物传感,光谱分析,化学生物学、纳米医学和分子医学等方面取得的诸多突破性、原创性成就,同时获得拉夫·亚当(Ralph N. Adams)生物分析化学成就奖与匹兹堡分析化学成就奖(Pittsburgh Analytical Chemistry)。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项大奖是自2004年谭蔚泓院士首次拿到匹兹堡成就奖(Pittcon Achievement Award)之后再度荣获大奖,成为匹兹堡会议历史上第一位在同一年拿到这两个科学成就大奖的科学家。

参加Ralph N. Adams奖分论坛的专家、学者.png

参加Ralph N. Adams奖分论坛的专家、学者

匹兹堡分析化学和光谱应用会议暨展览会(Pittsburgh Conference on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Applied Spectroscopy,PITTCON)是全球最具权威和历史最悠久的分析化学、谱学科学和生物分析及实验室仪器等相关领域学术会议及展览会。拉夫·亚当生物分析化学成就奖旨在表彰个人对生物分析化学领域的重要贡献。匹兹堡分析化学成就奖是分析化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旨在表彰个人对分析化学领域的巨大贡献,两个奖项每年全世界范围内都只颁发给一位科学家。

核酸适体被称为化学家“抗体”,是由DNA/RNA单链构成的核酸分子,可特异性地识别单个蛋白、小分子和细胞及各种人体样本。由谭蔚泓院士首创基于以活细胞为筛选靶标的核酸适体细胞筛选新方法(Cell-SELEX),方法简单、快速、并具有可重复性。通过Cell-SELEX方法,能有效产生大量的高亲和力和高选择性的多种疾病的核酸适体探针,将它们应用于生物医学的前沿研究和临床中,将有望在包括癌症的超灵敏检测、分子成像、药物的靶向输送和诊疗及癌症生物标志物发现上带来新的突破。

应邀参加Pittcon会议的分子医学研究院团队成员.png

应邀参加Pittcon会议的分子医学研究院团队成员

大会评奖委员会主席阿密特·哥什(Amit Ghosh)博士说:匹兹堡分析化学和光谱应用会全体评奖委员会一致选择将这两项大奖同时颁发给谭蔚泓教授的主要原因,正是在于表彰谭教授在生物传感,光谱分析,化学生物学与纳米医学等方面的卓越贡献!为祝贺获奖者,大会特别开设拉夫·亚当奖论坛以及匹兹堡分析化学奖论坛研讨相关领域的前缘发展。 大会邀请谭蔚泓院士发布两个主题报告,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

在拉夫·亚当奖论坛上,大会主席邀请有美国三院院士大卫· 瓦特(David R. Walt)教授、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雷纳德·芝诺比(Renato Zenobi)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方晓红教授、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杰出教授、著名华裔学者聂书明教授和谭蔚泓院士五位教授围绕生物分析,纳米材料和生物医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等研究方向做了精彩报告。

应邀参加匹兹堡分析化学奖分论坛的专家、学者.jpg

应邀参加匹兹堡分析化学奖分论坛的专家、学者

谭蔚泓院士的报告再次阐明了分子医学的基本概念,明确了从分子的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意义。同时,谭蔚泓院士讨论了基于核酸适体的诊断试剂和靶向药物用于白血病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已经陆续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其它相关医院进入临床前研究。

匹兹堡分析化学奖论坛上,大会主席邀请美国四院院士、西北大学查德·莫金(Chad A. Mirkin)教授,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美国分析化学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主编乔纳森·斯维得(Jonathan V. Sweedler)教授,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杰出教授、著名华裔学者陆艺教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游明旭教授和谭蔚泓院士五位教授围绕纳米制备,DNA纳米技术,神经科学分析化学方法,质谱技术,细胞成像等世界前沿研究方向做了精彩报告并展开了激烈讨论。

谭蔚泓院士的报告围绕本研究团队在使用DNA构造生物分子探针,实现精准生物分析和临床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他指出,核酸适体在生物传感与细胞分析中将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通过核酸分子网络的设计和应用, 可以进一步了解生命过程和疾病的起因与发展, 为人类更好地实现精准医学提供革命性的分子工具和方法。

图片1.png

图片2.png

相关介绍:

谭蔚泓,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化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学院教授。现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科技部纳米研究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等。现任美国化学会JACS杂志副主编。连续5年(2014-2018)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建于2017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领衔建立,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实体建设。研究院聚焦分子医学前沿领域,以提高创新药物研发水平、加强早诊确诊能力为目标,积极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技术的紧密结合。目前,设立有以下研究和开发方向:核酸化学、分子自组装与分子网络、体外检测和液体活检与诊断、核酸适体-药物偶联靶向治疗, 分子和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等。相关成果在Science、Nature和Nature 系列子刊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350余篇。截至日前,研究院已组建了一支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多学科交叉团队,由谭蔚泓院士和上海交通大学颜德岳院士领衔、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及国家杰青樊春海教授等多名特聘教授以及国家优青等10名优秀青年科学家组成,各类研究人员超过80人;近5年团队成员承担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并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等人才项目中屡获殊荣。

仁宣
仁济医院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