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结项

日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传来消息,由上海交通大学访问特聘教授杨正润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1&ZD138)经审核准予结项,并获颁结项证书。

该项目2011年11月批准立项,201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传记中心作为项目的实施单位。上海交大等10所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的一批专家被聘为兼职研究员,共20人分10个子课题开展工作,其中1-9子课题分别收集和研究美、英、法、德、俄苏、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港澳等9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料,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教授带领的第10子课题负责数据库建设。该项目先后于2013年、2015年通过中期考核,并连续两次获得滚动资助。因项目任务繁重,资料收集与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经国家社科工作办批准,项目延期2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首席专家的带领和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协同努力下,该项目于2018年顺利完成。

01.jpg

2012年2月18日,项目组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开题报告

2018年12月7日,首席专家杨正润教授在专家评审会上做报告

通盘谋划,制度引导,规范管理常抓不懈

项目运行之初,首席专家杨正润教授就不断提醒项目组成员,重大项目不等于重大成果,若不全力以赴,项目就会敷衍了事,甚至有成为烂尾楼的危险。面对如此庞大、前无古人的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面对20位分散在不同省市及机构的项目成员,只有加强规范管理,才能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

项目组抱定务期必成的信念,未雨绸缪,通盘谋划,把制度建设和规范建设放在首位。首先明确了成员之间的分工,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制度,包括经费使用规定、子课题月报制度、境外考察汇报制度、资料工作细则等。数据库建设等则专设子课题,负责整体架构、实施步骤包括招投标流程、元数据的规范化和技术升级等。为了便于项目的管理、宣传,项目组建立了网站,印制了项目宣传册,开通了1个QQ群、3个微信平台,同时自主研发了一个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的传记资源录入平台,为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和高效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项目组严格执行寒暑假工作会议制度。在7年的工作中,项目组先后召开了25次工作会议,形成了25个会议纪要和一批文件,总共20多万字,汇编成13期《工作简报》。这些制度性文件和规范性措施,确保了整个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

项目组2018年8月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暑期工作会议

南北东西,动手动脚,网罗天下传记资料

顾名思义,“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就是指出版或保存于中国大陆之外的关于中国现代人物的各种形式的传记资料和传记作品。鸦片战争以来,大批中国人走出国门,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球,因此在境外留下了大批传记资料。而随着20世纪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崛起,国外对现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人的兴趣也不断提高,关于中国人的传记作品也层出不穷。这就导致中国现代人物的传记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世界各地,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要对这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浩如烟海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其难度可想而知。

项目组确定了资料收集的范围和重点采集的国家和地区,先后派18人次分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时间最长的为2个月,一般都在1个月左右。项目组成员制定了周密的调研计划和工作预案,访问重要的图书馆和相关专业的学者、地方华侨领袖,做广泛的信息采集和实地资料收集工作,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扩大项目的影响力。数年里,项目组成员放弃寒暑假的休息,克服了种种困难,包括恶劣天气的影响、交通的不便等,有时甚至自掏腰包,采购各体传记资料。首席专家杨正润教授先后三次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对当地的华人传记资料做了穷尽式的搜集,并于2012年8月24日应邀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做了“传记:危机与出路”的学术报告。法国子课题负责人、南京大学副教授唐玉清2013年赴法调研时,发现了欧洲第一部关于蒋介石的传记。数据库建设子课题成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李芳等2013年8月先后访问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辛辛那提大学图书馆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专门就课题资料收集和数据库建设进行交流,并下载70余篇传记文。港澳子课题负责人、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梁庆标2014年在澳门中央图书馆馆员的帮助下,获得了澳门出版的《华侨报》《大众报》电子版全文。美国子课题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佳林2014年7-8月分别在哈佛大学威德纳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斯坦福大学格林图书馆、胡佛档案馆等进行了一个月的资料收集工作,并建立了夏威夷华人传记的基本目录。日本子课题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陈玲玲老师2015年7月至8月第二次赴日期间参加在名古屋举办的“中日问题论坛”,在论坛上介绍了本项目。英国子课题负责人、宁波大学教授尹德翔2015年在伦敦亚非学院图书馆特藏文献室中,查到多位传主的珍稀生平文献,如萧乾在该校工作期间的书信等。德国子课题负责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赵山奎先后指派在德留学生和项目组成员从德国购买、复印了上百种德文资料。台湾子课题负责人、扬州大学副教授袁祺2015年7月赴台获得大量日据时期的宝贵传记资料。2016年12月,俄苏子课题负责人、中国社科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朱剑利拜访俄罗斯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所通讯院士梁赞采夫及其工作团队,就移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这些大规模、多批次的境外资料收集工作,为该项目的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

02.jpg

03.jpg

项目组成员境外工作照

三千传主,万种资料,六语种数据库与十卷本研究专著赢得赞誉

经过7年的艰辛劳作,该项目全面超额完成了当初投标书所承诺的任务。2018年12月7日,在上海市社科规划办的主持下,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7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工作进行了评审,给予了高度评价。

该项目的最终结项成果为两项。一项是建立了“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多语种全文数据库”(第一期),数据库收集了美、英、法、德、俄苏、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港澳9个国家或地区自1898年以来3000多位中国现代人物、中英法德俄日六种语言的传记信息15000种,已经全文入库10000余种,并为每人编写了小传。

本数据库的设计参考了多家国外传记数据库而有改进,采用了大字符集编码技术,以数字人文为设计理念,探索传记资料研究中数字与人文的交叉融合,通过数字人文,引入了文本分析、互动可视化、元数据级别的内容挖掘等先进技术手段,深度揭示传记资料内容之间的关联,为研究者提供了数字化环境下立体人文的研究平台。每种文献有8个标签,对资料进行描述,增加了检索维度。

另一项成果是专著《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研究》。对数字库中的文字传记进行了整理和选择,对其中约500多位代表人物的传记进行重点论析。全书10卷,近300万字。

本项研究开辟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预示了传记数据库建设和传记研究的方向。关于中国古代和现代人物,数据库已有多种,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的收集和研究还是第一次。这是第一个采用“大传记”(life writing )概念建设的数据库,既包括正式的长篇他传和自传,也包括各体短篇以及音频和视频。增加了作者检索、传主身份检索、日期检索和8个资料标签,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实用。资料包括中、英、法、德、俄、日6种语言,也是传记数据库中最多的。

该项目研究了大量传记作品和第一手文献,包括报纸、刊物和解封的历史档案中的传记资料,从传主个体的经历或私人叙事中发现重要素材,经过整理、考订,用丰富的细节补充了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也修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

该项目研究开创了系统的、以人为中心,即以传主为中心的传记研究方式。传记是一种独立的文类,传记研究的核心是传主。传记不但记录了传主的生平,也描述了他的个性并对他的人格和命运进行了解释,把传记研究当作一种独立的学科,本项研究做出了尝试和示范。

该项目研究为中国形象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中国形象研究迄今主要是通过文学和文化作品的解读以及田野调查进行。传记和传主是中国形象的表征,也是研究中国形象的重要依据。本项研究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从中可以看到更完整的中国形象及其变化。

“我们做的不只是重大项目,我们做的是传记事业”

作为中国传记研究的领军人物,杨正润教授长期致力于现代传记学的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注重传记人才的培养和促进中国传记事业的繁荣。杨正润教授经常勉励项目组全体成员:“我们做的不只是重大项目,我们做的是传记事业。”因此该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志高远、视野开阔、放眼未来的价值追求,立足于重大项目的推进,以开放的胸襟和多维的举措推动现代传记学在中国的发展。

项目组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传记研究类刊物《现代传记研究》。该刊2013年10月创刊,一年两期,发表中英文论文,迄今已出版11期,每期均有国际一流学者的论文。2016年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列入“国际学术期刊”目录,2017年1月被列入中国核心刊物CSSCI目录,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图书馆均有收藏。

项目组在2013年10月和2016年10月召开了两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一批国际著名学者与会,并对会议作出高度评价。目前项目同国际传记学会、夏威夷大学传记研究中心、马赛大学传记中心等一批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接受国际传记学会委托,于2019年承办国际传记学会亚太分会年会。

首席专家杨正润教授与美国著名传记家罗斯·特里尔在“华人传记与当代传记潮流” 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跨文化语境中的传记与传记影视”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该项目的工作得到社会的关注,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中央报刊共6次报道了项目的活动或进行采访:《光明日报》(2013年2月6日)、《中华读书报》(2013年3月19日),《人民政协报》(2013年6月10日),《文艺报》(2013年1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8月19日),《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2日)。

项目工作过程中得到国家社科工作办、上海市社科规划办和上海交通大学强有力的支持。项目两次中期考核顺利通过,得到经费滚动资助和上海交通大学的配套拨款,使收集资料以及各项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运转。

传记研究正在形成世界性的学术热点,上海交大传记中心以本项目为依托,白手起家而逐步壮大,吸引和团结了一批优秀的传记研究者,同国外大学互派了访问学者,培养了一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同时联合国内多家高校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传记论坛、工作坊等。本项目这样大规模地以传主为中心的文化学研究,无论在中国学术界还是国际学术界,还是第一次。本项目的各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传记学科的发展,承担了国家重大项目应有的社会责任。

04.jpg

项目组成员
项目组成员
人文学院
栾金乐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