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2018年国际学术论坛举行

国内外医疗机器人领域大咖齐聚,助力医疗机器人从实验走向临床

医疗机器人的仿生技术改善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微纳米技术攻克肿瘤治疗的难题,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在不远的将来这些都将成为现实。12月20日上午,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2018年国际学术论坛举行,国内外医疗领域大咖齐聚,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联手各附属医院及国内外协作院所,针对肿瘤、心血管、脑卒中等重大疾病微创精准医疗,发展个性化、智能化手术及康复机器人。本次活动以推动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与政府、学术机构、医院、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为宗旨,促进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展示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的研究进展,研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合作前景。活动期间,研究院与附属仁济医院、附属九院、附属胸科医院合作的三大临床联合研究中心揭牌,助力医疗机器人研究落地转化。

区校联动,支撑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

image001.jpg

上海市闵行区政府副区长吴斌会上致辞

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是上海交大医工(理)交叉平台,由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牵头校内医、机、电、材、物、数等多个学科,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国理工哈姆林手术实验室主任杨广中院士担任研究院创始院长。该平台对接“健康中国”战略,支撑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发展个性化、智能化、微创化的医疗机器人前沿技术,填补上海空白,跻身国际学术前沿,构建学科新高地,开展跨学科创新研究,建设国际一流的医疗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平台,支撑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关键技术转化。 

image002.jpg

上海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会上致辞

上海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表示,建设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实现202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建设目标的重大布局,是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学院“十三五”“两院两平台”建设的重要布局。研究院将通过重点发展攻克肿瘤、心血管、脑卒中等重大疾病的智能、微创医疗机器人前沿技术,来实现精准诊断与微创治疗;通过深度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产学研医工结合,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成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支撑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为中国、上海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image003.jpg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国理工哈姆林手术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创始院长杨广中院士会上致辞

研究院创始院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哈姆林手术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杨广中表示,“研究院致力于实现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紧密结合,与闵行区政府一起打造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国际化专家流动集聚地,建立国内领先的闵行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引进了10余位海内外优秀师资。” 

image004.jpg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季波主持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牵头筹建了包括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医学影像研究院和医学仪器与智慧诊疗创新转化平台、分子纳米医学创新转化平台在内的“两院两平台”。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季波说,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等“两院两平台”的构建是交大聚焦研发、转化,整合高校、地方政府、企业和公立医院的优势,构建起“政产学研医用”创新链和创新成果“转化链”的新尝试,更是对接“健康中国”战略,支撑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服务于一线医患需求、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战略举措。

image005.jpg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卫东主持国际学术论坛

首批成立三大研究中心,同步聚焦临床转化

如何使科学研究成果真正地解决临床问题并服务于医疗行业需求,一直是高校科研工作者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2018年首批成立的三大研究中心中,精密机电系统研究中心致力于建成具有精密手术器械和智能装备完整制造和检验能力的综合性服务型实验室,促进精密手术器械和智能装备新兴设计的快速产业转化,服务于学校和研究院的医疗机器人科技成果的创新创业。影像导航介入研究中心致力于研发多模影像导航介入软件公共平台,实现高维多模影像数据的分割、配准、可视化和融合,以及基于多源信息的智能导航和与手术机器人的系统集成;针对肿瘤、心血管、脑卒中等重大疾病微创精准医疗,重点开展牙科和颌面外科、胸腹部穿刺、心血管介入治疗等影像导航及机器人手术应用。智能人机交互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展人工智能原创算法研究,面向医疗机器人研发,形成国际前沿的人工智能算法研发能力,三年内建立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应用算法群;围绕医疗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研发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和传感器,整合原创算法与机器人硬件系统,建设国际一流的医疗机器人智能软、硬件支撑平台,三年内建成核心芯片的设计、测试与验证平台;将原创人工智能算法转化为核心芯片部件,将人工智能在离线状态实时实现,确保医疗机器人具有核心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

本次论坛期间,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分别与附属九院、附属仁济医院、附属胸科医院签订了临床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并在现场进行揭牌仪式。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同时还与多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医疗机器人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国内外医疗领域大咖分享医疗机器人研发最前沿

本次学术论坛设立了医疗机器人的临床应用与产业化、医疗机器人的进展与挑战、医疗机器人的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三个分论坛,与会嘉宾分别从临床应用、学科协同与交叉、产业转化中的挑战等方面展开了深刻讨论,对目前领域中手术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做了前沿交流,也再次印证了手术机器人技术研究正朝着以“微型化、智能化和精准化”为主要特征的方向发展,将带来显著的临床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image006.jpg

国际学术论坛报告-Hannes Bleuler教授(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image007.jpg

国际学术论坛报告-Jaesung Hong教授(DGIST)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教授Hannes Bleuler的报告聚焦外骨骼为截瘫和肌营养不良患者带来的希望和挑战;韩国DGIST教授Jaesung Hong的报告聚焦手术机器人视觉;日本东京大学教授Koji Ikuta介绍了未来生物医学的微型机器人;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孙东介绍了微型机器人在细胞手术中的精确应用;清华大学教授廖洪恩介绍了用于微创机器人手术中的智能诊疗设备;清华大学教授王志华介绍了小型医疗设备的无线功率传输;日本联想计算机视觉实验室研究员马磊讲述了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图像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研究员牛传欣介绍了用于假手顺应性肌肉控制的神经形态芯片模型。这些学术报告分享了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医疗装备研发技术最前沿,促进了医工、医理等学科间的交叉,为我国手术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方针和建议。

创新成果有望从实验室转化至临床

论坛期间还展出了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与相关合作方研发的一系列学术成果,这些学术成果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功落地转化,应用到临床。

image008.jpg

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深睿医疗 

image009.jpg

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Kinova 

image010.jpg

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

image011.jpg

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NDI

image012.jpg

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商汤科技

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教授董频研发的喉部微创手术机器人适用多种喉部手术,可完成病变组织精准咬切、电凝吸引、深腔空间缝合打结、射频、激光多种刀具治疗;同时该手术机器人拥有多传感器定位系统,用于增强现实,实时定位,进行手术规划,其刚柔可控机械臂可以精准建模,交互力感知;该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撑喉镜管腔内自进化、口腔种植专用手术机器人研发及评价改进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顾力栩、谢叻团队的“手术机器人”助力心血管疾病治疗临床转化。为解决心血管疾病这一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难题,联合研发了心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融合了新型机器人、电磁定位技术,增强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安全防护技术,可使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化的治疗体验。

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颜国正研发的胃肠道疾病精准无创诊查微型仿生机器人系统,是一种用于胃肠道疾病精准无创诊查的新型医疗设备。通过体外操控“微型仿生机器人”在胃肠道内的运动、驻留及对胃肠道的径向扩张,实时无创检测目标区域的压力、温度、pH值和图像,进而实现胃肠道疾病的智能诊断。该系统应用于功能性胃肠病检查,消化道溃疡、出血检查,消化道肿瘤检查和胃肠道活检、药物释放机构运载平台。

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教授徐凯研发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主控端:机器人遥操作控制台;从动端:病患侧机器人手术执行系统。医生操纵主控端中两台力交互输入设备,在立体三维视觉的引导下,对从动端病患侧手术执行系统内的三支手术执行臂和一支视觉引导臂实施遥操作,实现手术视野调整,亦实现组织剥离、电切、电凝、缝合等一系列腔内精准操作,完成多种适应症的手术治疗。

胡亚杰、王撼群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刘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