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召开2018年科研工作会议

  7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科研工作会议在闵行校区陈瑞球楼报告厅隆重召开。会议对过去一年科研工作进行总结,并探讨未来科研工作发展。校党委书记姜斯宪,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等全体校领导,院士代表,首批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2018年“科研成果奖”获奖代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重大项目负责人,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专门委员会成员,医学院、附属医院科教处负责人,各院(系)、直属单位办学骨干及代表等出席本次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军发主持本次会议。

DSC_7405.JPG

DSC_7310.JPG

DSC_7323.JPG

  林忠钦以“超前布局,接续奋斗,向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阔步前进”为题,做2018年科研工作会议报告。林忠钦强调,本次会议目的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沟通信息、争取清晰认识;二是提高科研站位、增强发展期待;三是形成全校共识、找到工作抓手。他首先从大学科研的历史使命出发,表示学校要加快确立问题导向、服务需求为主的科研模式,中国大学应当为科技强国建设负担起历史使命。随后,林忠钦对理工农医及文科的主要科研指标、国际可比的重要指标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一流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全体交大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和进步,但在科研品质、科研产出、科研人才和文科科研等四个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林忠钦强调,未来学校将从九个方面加强科研工作:一要加强基础研究对接国家的重大需求;二要加快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科研布局;三要加强科研内涵建设提高科研的质量;四要以一流的科研支撑一流的学科建设;五要充分发挥科研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六要加快推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七要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基地和智库建设;八要以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激发科研活力;九要提高论文发表质量和期刊的影响力。

DSC_7326.JPG

DSC_7335.JPG

  接下来的交流发言环节,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跃增以“重组织,强服务,催生重大科技成果奖”为题,介绍了电院的科研概况、近五年科技获奖情况,以及科技成果奖申报经验。苏跃增总结道,报奖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遴选一个好项目、撰写一套好材料、准备一次精彩答辩、组建一支有力的支撑队伍”,并配合以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仁济医院副院长夏强则以“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积极推动多学科临床科研合作”为题,向大家分享了仁济团队在肝移植领域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科技攻关与科研合作经验。夏强提到,在临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利用丰富临床资源开展研究、解决问题,最终将临床优势转化成学科优势。

DSC_7343.JPG

  副校长黄震作“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设立背景及评选说明”报告。2018年,是上海交大人文社科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年。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设立“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荣誉称号。今年上半年,学校评选出了首批五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黄震指出,学校自2007年起设立讲席教授、特聘教授两级学术荣誉岗位,多年来已集聚一批各学科高层次人才,成为上海交大师资队伍的学术标杆,为一流大学建设起到重大促进作用。“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荣誉称号的设立目的,主要在于激励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和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更好地在学科发展及学术活动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凝聚顶尖人才队伍,推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双一流”建设增强人文底蕴和社科基础。校党委常委会对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评审结果进行审定,同意高宣扬、叶舒宪、郑成良、季卫东、王宁为首批“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DSC_7353.JPG

大会以短片的形式介绍了首批入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的个人情况,姜斯宪与林忠钦为五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颁发荣誉证书。(上图郑成良教授荣誉证书由汪后继教授代领)

DSC_7360.JPG

DSC_7366.JPG

DSC_7381.JPG

DSC_7383.JPG

  大会颁发了2018年科研成果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34项。科研成果奖主要用于表彰在学术研究创新上做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大会播放了获奖团队/个人事迹的视频,姜斯宪与林忠钦为获奖代表颁奖。

DSC_7392.JPG

  姜斯宪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成效,并代表学校党委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坚定使命意识,服务国家创新发展需求。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显著提升、科研创新成果频出,但是,在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仍需快马加鞭、再上层楼。核心是要提高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是最大程度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同时还要加快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二是坚持全球视野,深化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研创新,不断提高国际科研合作水平。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要立足于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三是坚守根本任务,推动科研优势进一步转化为育人优势。要坚持让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为高水平教学、高质量育人的源头活水。把握好学生进校后成长的最佳“灌浆期”,更加及时有效地树立高远追求。把最前沿、最新鲜的知识带进课堂与实践,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增值、最大力度地培养卓越人才。学校要进一步落实相关的制度和政策,让高层次人才在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同时成为育人的中坚力量,让青年人才在快速成长发展的同时有精力、有热情投身育人工作,真正推动学校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DSC_7305.JPG

王辰轩
梅秋武
新闻中心
江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