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文学艺术组)高层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

5月13日,“文化自信与中国文艺批评话语创新: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文学艺术组)高层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杨咏曼楼218会议室举办。

file.jpg

教育部人才小组办公室主任、人事司一级巡视员赵丹龄,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讲授、中山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彭玉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启龙,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罗鹏、院长胡开宝、党委副书记张红梅、副院长彭青龙,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的文学艺术领域的青年长江学者等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罗鹏主持。

20180514_090649_444.jpg

20180514_090809_187.jpg

在开幕式上,赵丹龄肯定了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指出,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文化自信”的理念,要实现文化自信,人才是第一资源。此次青年长江学者论坛的召开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80514_090922_940.jpg

黄震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肯定了人文社科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黄震强调,上海交通大学十分注重人文社科的发展建设,认为此次青年长江学者论坛对于推动文艺批评话语的创新,建立学术交流的跨校平台,促进文学艺术相关领域青年长江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都将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20180514_091011_831.jpg

胡开宝对与会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胡开宝表示,“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交大精神和“交古通今,学贯中西”的院训是学院发展的指向标,学院未来将以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创建国际一流的外语交叉学科群。

20180514_091048_778.jpg

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旨发言阶段,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宁教授发表了题为“全球化时代人文学科的功能与作用”的主旨演讲。他从人文精神与人文学科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人文学科的作用,并指出中国人文学者不仅要对中国的问题发言,同时也应对全世界普遍存在并备受关注的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

20180514_091121_581.jpg

中山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彭玉平教授在题为“人文学科的特点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发言中,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他认为,文科的学习在于积累,在于古今联系、学贯中西,并从高等教育与学派建设的角度,畅谈了人文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20180514_091221_753.jpg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在题为“一个人文学者的追求与担当”的主旨发言中,以“静心、信心、恒心、用心”为关键词,提出了人文学者应有的追求与担当,即静心积累、心怀信念、持之以恒、殚精竭虑。

第一场青年长江学者论坛由上海大学曾军教授主持。广东工业大学胡飞教授在“设计创新引领‘中国制造2025’:从广东经验到中国方案”的发言中,指出设计创新在制造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并以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经验为基础,对2025中国制造作出展望。上海师范大学宋莉华教授做了题为“关于中国学术走出去的几点思考”的演讲。她指出,中国学术走出去,翻译、机制与学术层面的突破与发展是必经之路。华东政法大学屈文生教授在题为“笔尖上的战争:《望厦条约》订立前顾圣与程矞采外交照会研究”的发言中,从《望厦条约》的翻译与回译入手,利用文本比较与翻译史研究方法梳理这一时期两国间的折冲樽俎。

第二场青年长江学者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马会娟教授主持。浙江大学黄厚明教授以“视觉审美玉中国美术史写作”为题,讨论了美术史研究范式和视觉结构与演变两大问题,并提出从视觉图像表达的角度来书写中国美术史的愿景。华东师范大学王峰教授的发言紧扣人工智能与美学之间的关系,以康德和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思辨为基本理论参照,提出了深刻的分析与洞察。浙江大学郝田虎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学术走出去的翻译问题:以郝平《司徒雷登与中国》英译本为例”的演讲。他从翻译角度出发,具体探讨了专有名词的转写使用、体例、回译、中文英译经典四个问题。

第三场青年长江学者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宋莉华教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马会娟教授以“文化自信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为题,讨论分析了当今西方翻译理论占据主流地位的原因,并指出我们应该对中国的翻译理论发展充满自信,并为翻译学科的进步作出独特贡献。上海交通大学的尚必武教授以“文化自信与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为题,具体分析了什么是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为什么要翻译和研究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以及如何翻译和研究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三个问题。他进一步指出,对于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和研究是与其展开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应当以批评的态度,借助中国的经验对西方叙事学理论存在问题提出质疑,贡献中国智慧,以建构中国的批评话语。上海大学曾军教授以“抵抗殖民: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中的‘西方想象’”为题,深入剖析了新中国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界引入和批评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几种范式,洞察了其中存在的诸如来源谬误和主题谬误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金雯教授以“融汇于分歧:18世纪中英小说对比研究”为题,深刻分析对比了中英18世纪语境中的道德观念和小说美学之间的关联。她指出,通过与外部文化进行对话和比较,有助于找到全面描写勾勒本土文化特征的方法,提高文化自信。 

彭玉平教授对各位青年长江学者的发言作出点评。他高度评价了各位青年长江学者的发言,认为他们的发言具有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对话意识,从他们的发言中看出了中国未来学术发展的希望。本次论坛为青年长江学者搭建了一个深层次交流的平台,为文化自信与中国文艺批评话语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尚必武
外国语学院
贾婷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