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谢绳武校长在200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谢 绳 武
2005年9月13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05级新生开学典礼,迎接来自海内外和全国各地的8100多名交大新同学。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对以优异成绩考入我校的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祝贺!借此机会,也向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和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今年我校共招收本科生新生4815名,其中医学院742名;招收研究生新生6312名,其中博士生958名,硕士生5354名(含专业学位研究生)。今年我们还招收了本科留学生205名,研究生留学生52名。我校近几年的生源情况一直很好。据统计,最近两年我校本科生入学平均分数一直保持在全国第四名,今年我校在北京、天津等16个省市的生源均位于全国高校最前列。今年研究生的录取率达到了6.5:1,新生中有73%是来自重点大学。目前在校本科生人数为17680名,研究生18340名,留学生近4000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已超过1:1,基本完成了我校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目标。

  同学们,上海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一部分是创建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另一部分是1952年由原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同德医学院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学校一直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七五”、“八五”期间,我校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5所高等学校之一;“九五”期间,国家实施“211工程”,我校是全国首批建设的7所211高校之一;1999年-2001年三年间,国家实施“985工程”,即世界一流大学创建工程,我校又被列入全国首批9所985高校之一。今年7月18日,经教育部和上海市正式批准,原上海交通大学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上海交通大学。原上海交通大学的理、工、管理学科是传统优势学科,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在医学教学上有着强大的实力和鲜明的特色,以医学师资力量强、临床教学条件优越而著称。合并后,学校拥有瑞金、仁济、新华、一院、六院、九院等10所附属医院,是全国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床位数最多的大学。两校的合并,真正做到了强强联合,学科互补,为建设世界一流医学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你们是新上海交通大学的第一批学生,也正逢上海交大的快速发展时期。最近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上水平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我校有1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0名工程院院士,7名“973”首席科学家,31名长江特聘教授,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已达到50%。学校现有22个全国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2003年教育部主持进行了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有9个学科进入前5名,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均名列全国第一位。我校科研经费一直保持全国高校第3名,专利申请数和EI论文数几年来一直保持在全国高校第2名,发明专利数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去年,我校教师在Nature和Science上共发表了三篇文章。近五年,我校共有18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近期学校还研制成功了许多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我国首台DNA计算机雏形;3500米水下取样机器人(ROV)海龙号;我国首台二甲醚城市客车;数字电视“高清系列芯片”,白血病基因产物靶向治疗,中国人糖尿病基因研究等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地位,为我校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奠定了基础。

  同学们,学生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十多万名毕业生,2万余名研究生,其中包括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医务工作者,著名校友有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蔡锷、邹韬奋、陈敏章、强伯勤、闻玉梅、谢丽娟等。据统计,在我国两院院士中,有超过200位是交大校友;在国家“两弹一星”23位功臣中,交大校友有6位。此外,我们还涌现出一大批新时代的杰出校友,如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王振义、上海市首届科技功臣张文军等。遍布海内外的交大校友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用知识和智慧报效祖国、报效母校,为国家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培养出符合新时期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学校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果。2001年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可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七所高校之一;2003年我校有两名教师被评为首届国家教学名师,8门课程被评为首届国家精品课程;2004年我校工科数学和工科物理二个教学基地均被评为“优秀”;2005年,我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学校还大力推进国际化的步伐,与世界一流大学广泛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办学。我们与法国合作办学的临床医学七年制法文班,是中法两国政府的重点合作项目之一。我们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实现了学分和学位的相互认可,截至去年底已有36名同学获得UM的硕士学位。目前,我校与密西根大学的联合学院、和GIT的联合办学项目也在开展之中。近几年,我校同学在一系列国际大学生重大赛事当中又取得了优异成绩,显示了交大学生在世界竞技舞台上冲击金牌的实力。继2002年我校学生夺得第26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决赛总冠军后,今年又一次获得了第29届ACM的冠军。此外,我校学生分别在第四届、第七届全球商务挑战赛中获亚军。在第7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大学生运动员共夺得25块金牌,团体总分名列全国高校第一,第四次捧得校长杯。我校的学生管乐团也相继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别获得荷兰、瑞士音乐节管乐比赛金奖第一名。他们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充分显示了交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我们的学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截止到9月1日,2005年本科生就业率95.6%,研究生就业率98.9%。去年,我校还获得了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的光荣称号。

  同学们,你们选择了交大,意味着你们的命运已经和交大的历史、交大的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交大的校训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和“团结、勤奋、求实、进取”,交大的办学传统是“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和“博采众长、勇于创新、严谨求实、注重质量”,交大人的精神品格是“求真务实、敢为人先、与日俱进”。作为交大充满活力的一份子,你们将和全体交大人一起分享学校的荣誉,也要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交大的优良传统的任务。

  同学们:你们都是来自各中学、各大学的佼佼者,但是成绩只代表过去,一切从零开始。希望你们在紧张的大学生活中,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与人交往和团结共事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敬业、勤奋、朴实、求是的精神,崇尚科学、崇尚真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使自己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同学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早日实现江泽民同志对母校的期望,把上海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衷心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身体健康、思想进步、学业有成,在不久的将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你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摄影:武新民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