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谢校长在200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04年11月26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04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对以优异成绩考入我校的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祝贺!
同学们,首先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四年一度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昨天已结束所有比赛,今天将在上海闭幕。在这届大运会上,我校代表团以团体总分918.25分的成绩名列全国高校第一名。今年上海市的团体总分名列第二,仅次于广东,但是金牌总数为49枚,位居全国第一,其中25枚金牌为我校体育健儿夺得,占上海金牌总数的51%。游泳、乒乓、篮球等运动一直是我校的强项。本次大运会上,我们的游泳选手共获得了24枚金牌;在昨晚举行的女子篮球决赛中我校代表上海队获得了冠军。金牌的背后是运动员们平时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交大同学学习。希望同学们将来能够在各个领域为交大、为国家争光!
同学们,今年我校共招收本科生新生3543名,其中有党员50名,省级三好学生202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59名,省级优秀科技生72名,省级优秀运动员175名。据统计,最近几年我校本科生入学平均分数一直保持在全国前五名,今年我校在18个省市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比往年又有明显提高。2004年我校共招收研究生新生5908名,其中博士生960名,硕士生4948名(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大的情况下,生源质量仍不断提高,硕士生录取的比例达到6:1,博士生录取比例达到4:1,居全国高校前列。目前我校共有全日制学生31500余名,其中在校本科生总数14500名;在校研究生15000名。从结构上看,目前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已达到1:1,基本完成了我校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目标。此外还有在校留学生2000名,新加坡就读的MBA学生105名。今年我校共招收了本科留学生240名,研究生留学生54名,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5个国家。
同学们:上海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自1896年建校至今,已经108年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以来,我们学校一直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七五"、"八五"期间,我校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5所高等学校之一;"九五"期间,国家实施"211工程",我校是全国首批建设的7所211高校之一;1999年-2001年三年间,国家实施"985工程",即世界一流大学创建工程,我校又被列入全国首批9所985高校之一。上海交通大学的建设目标是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进而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江泽民同志曾先后两次为母校题词。17年前即1987年在闵行校区迎来第一届新生时,他参加了开学典礼并亲自题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努力把上海交大办成第一流大学";1995年12月在母校百年华诞前夕,他又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
最近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社会服务和校园建设等方面均取得快速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和药学院的老师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和Science上共发表了三篇文章。2002年我校有5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03年又有6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2003年教育部主持进行了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有7个学科参加评估,全部进入前5名,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均名列全国第一位。我校科研经费一直保持全国高校第3名,专利申请数和EI论文数几年来一直保持在全国高校第2名。这些成绩的取得,大大提升了我校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为我校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奠定了基础。
同学们: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上海交大一直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建校一百多年来,培养了十多万毕业生,其中包括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用知识和智慧报效祖国、报效母校,为国家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果。2001年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可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七所高校之一;2003年我校有两名教师被评为首届国家教学名师,七门课程被评为首届国家精品课程;2004年我校工科数学和工科物理二个教学基地均被评为"优秀";我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广泛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办学。2003年、2004年,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共有18名同学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标志着我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了学分和学位的相互认可。2002年10月我校在在新加坡成立了我国在海外的第一个研究生院,成为新加坡政府要引入的世界十所一流大学中的第九所,标志着我国在海外的高层次办学进入新阶段。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截止到8月15日,2004年本科生就业率96%,研究生就业率99%。在前天刚结束的全国就业工作会议上,我校获得了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的光荣称号。近几年,我校同学在一系列国际大学生重大赛事当中又取得了优异成绩,显示了交大学生在世界竞技舞台上冲击金牌的实力。我校学生管乐团在2001和2003年两度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金奖。今年4月,在美国国际数学模型通讯赛(MCM)中,我校4支大学生代表队获得了4个一等奖,成为全球获得一等奖最多的大学。2002年我校荣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冠军。由于我校同学连续多年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此,2005年3月第29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全球总决赛将在上海举行,由我校承办。近年来,在同学当中,还涌现出以钱英、范娟娟等同学为代表的奉献西部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去年"非典"期间,我校外语学院刘兴华和电信学院黄莺同学不顾自身安危跳入思源湖搭救落水儿童。今年4月,农学院7名同学也以同样的勇气搭救了一名落水妇女。这些好人好事,为我们树立了校园型的英雄榜样。
同学们,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海市也正努力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当前上海交大正和我们国家以及上海市一起,同处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目前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985工程"二期的立项和启动工作,在未来三年中我校将申报和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研究院。与此同时,学校正在抓紧制定2005至2010年期间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现代大学制度、校园等6个建设规划。
同学们,考上大学和考取研究生,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江泽民同志1998年5月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回忆起他在上海交大学习的大学岁月时,曾满怀深情地说:"半个世纪过去了,我在那段生活中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人的道理和确立的人生理想,至今仍然受用。大学时代,对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影响,希望风华正茂的同学们要千万珍惜。" 交大的校训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交大的精神品格是"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正式成为"交大人"中的一员,你们将和全体交大人一起分享学校的荣誉,也将共同承担起建设学校的责任。在这里,我想对生活有困难的同学说一句:国家关心你们,上海关心你们。学校向你们承诺:上海交大决不让一位同学因为生活困难而辍学。同学们,在你们跨入交大校门,开始人生新的起点之际,我想代表学校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政治修养,提高思想境界,努力养成目光远大、胸怀宽广的气度,勇于承担起社会和国家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第二,希望同学们努力养成崇尚科学、求真务实的作风。交大是一所以理工见长的学校,素有"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但是崇尚科学、求真务实仍然应该成为交大学生的特点和本色。
第三,希望同学们务必继续保持勤奋刻苦的学习和研究精神,绝不能产生任何松懈思想;同时在竞争中胜不骄、败不馁,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尽快融入交大这个大家庭,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的综合素质向家长和学校汇报,向党和人民汇报。
同学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早日实现江泽民同志对母校的期望,把上海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衷心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身体健康、思想进步、学业有成,在不久的将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你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