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

2008年8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木兰船建大楼报告厅

  谢谢你们,(感谢)。

  我特别高兴能够出席在中国举办历史性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我刚从奥运会闭幕式过来,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为确保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所进行的巨大准备工作令人难忘。2008年7月29日,我出席了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中国新领事馆的启用典礼。上周五在我抵达中国时,我参观了美国前任总统老布什和现任总统布什刚刚亲临过的在北京新落成的美国驻华使馆。这些事件都标志着中国在世界的存在不断增长。

  今天,美国和中国的交往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无论文化方面还是经济方面。中国杂贸易总额上,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2008年的头五个月,就有1910亿美元的货物越过我们的边界。今年到目前为止,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总额近370亿美元,而从中国进口的总额超过1540亿美元。

  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充满活力。当我们之间还有更多能够相互分享和相互学习的东西。因此,今天下午,我想就美国经济的现状、美国劳动人口及美国劳工部在加强我们国家经济中说发挥的作用,与你们分享一些想法,然后就美中文化谈一些看法。

  众所周知,由于住房领域的下滑和紧随其后的信贷紧缩,美国经济目前正经历着一些短期的挑战。但是,美国经济的长期基础仍然稳健。失业率为5.7%,这与1990年代十年间平均5.7%的失业率是相同的。自2001年第一季度以来,生产力的年增长率一直维持在强大的2.6%。第二季度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近2% 。这意义重大,因为一些专家们在数个月前曾预测,本季度经济将萎缩,而不是增长。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得到了出口增长9.2%的支持。而强劲的出口增长在过去的12个月内创造了逾十万个新职位。

  这一切都反映了一个事实,美国是一个非常大的(逾14.3万亿美元)、多样化和有弹性的经济体。   现在,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些美国劳动力的信息。

  与中国逾8.03亿的劳动力相比,美国的劳动力要少得多––约为1.54亿人。美国的劳动人口有三个独特的属性––生产力高、灵活性高和流动性高。

  2007年9月,作为联合国一部分的国际劳工组织,将美国的劳动力评为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劳动力。高劳动力对美国工人来说非常关键,因为更高的生产力意味着更高的工资。在美国,一般工人在他或她四十岁时,已经做过10多份不同的工作––通常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机会。因此,改变成为美国人的准则,这也是人们在经济社会中不断进步的方式。

  美国劳动力的灵活性与流动性也鼓励着创业精神,创业精神继续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事实上,在过去十年半的时间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净新创造的就业机会,是由美国中小企业创造的。美国99%的雇主是中小型企业,他们提供83%的所有私人付薪工作。

  美国和中国一样,是一个地域多样化的国家,各个地区的人们拥有很多不同的经验。但是人们普遍认为,私营部门––而非政府部门,始创在就业机会和增长的首要驱动力。而政府的角色就是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合适的环境与条件。

  劳工部在完成这一使命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是因为劳工部发布和执行几乎影响每一个美国工人的法规。这些法规着手解决的问题包括,保持一个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执法要求每一个雇主向工人一天的工作支付一天的工资,确保工人有长期的退休保障。

  劳工部每年的预算约为500亿美元,雇用1.7万人。即使在一个像我们这样的国家里,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在每一个工厂场所安置政府督察。这就是为什么建立一个安全文化,以及在工作场所将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些努力,劳工部在没有大幅度增加新成本及妨碍就业增长的前提下,在工人保护方面取得了创纪录的成绩。举例来说,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局(OSHA)以促成损伤和疾病率下降到创纪录的低水平––自2001年以来下降了17%。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工作场所的死亡率下降到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局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另一个例子中,自本届政府任职以来,工资和工时部门已回收了其所欠的职工工资––为近200万名工人支付了逾12亿美元。员工福利安全管理局(简称EBSA),在保护工人的养老金和医疗计划方面取得了创纪录的货币结果。自2001年以来,其调查工作已取得了100亿美元的货币结果。

  美国劳工部同时也透过劳工统计局收集美国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统计数字。精确测量是国家劳动人口,及创造有益于美国劳动力的成功战略的关键。欢迎访问劳工统计局的网站,该网站提供了很多关于美国劳动人口的数据:该网站地址是:www.bls.gov.

  您也可以在登陆劳工部的网站www.dol.gov后,点击劳工统计局,得到相关信息。

  2006年,鉴于美中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乔治.W.布什总统和胡锦涛主席创建了一个框架,以通过一个更全面的、定期的方式来协助管理此经济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或简称SED。

  SED的创建是为了使我们两国政府能在最高级别的内阁层面进行跨部门的对话,而不是每个部门只与他们的同行对话。SED的举办地定期轮换:2006年12月在北京;2007年5月在华盛顿特区;2007年12月在北京;2007年6月在华盛顿特区郊外的马里兰的安那波利斯,下一期的SED将于今年12月再次在北京举行。随着本届政府的任期结束和新一届政府的选举产生,不论谁将会成为总统,我们都希望这一重要的讨论框架能得以延续。

  除了参加SED之外,美国劳工部与中国就有关如何改善工人的保护方面也正在进行其他的交流互动。2004年6月,当我作为劳工部部长首次访华的时候,劳工部就与中方签署了4项谅解书,我们在2006年的SED期间,又签署了另外两项谅解书。我们在2007年对这些谅解书进行了延长,新版本将延续到2011年,目的是为了加强美国和中国之间在工人保护和数据收集等六个关键领域的合作:

  职业健康和安全,

  煤矿安全和健康,

  私人退休金管理,

  工资和工时执法,

  失业保险,及

  劳动力市场统计

  作为这些协议的后续行动,还与中方就劳动争议调解进行合作。劳工部还提供专门知识,协助起草新的劳动合同法,该法已于今年开始生效。因此,美国劳工部与中国同行之间正在进行持续的讨论和对话,就关键问题交流信息和专业知识。

  同中国一样,美国也面临着地区之间包括农村与城市地区的收入差距问题。美国劳工部和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这些差距。

  就像你们已经听说的一样,我8岁时随家人来到美国,当时我一句英语也不会说。在这之前的三年,我5岁的时候父亲在一个全国统考中取得了第一名,得到一个去美国求学的机会。我的母亲当时已经怀孕7个月,那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当时我的妹妹。可是母亲并没犹豫,她鼓励我父亲去美国。她在这样做的时候还不知道家人会因此分隔多久。

  事实上,我父亲用了3年时间才把母亲,我和我的两个姐妹带到美国。他在我的妹妹赵小美(May)差不多3岁时才第一次见到她。

  我无需说我们在美国最初的日子有多么艰难。我的父母离开了他们所熟悉的一切––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他们的文化、语言和传统,甚至他们习惯的食物––来到异国定居。他们没有家人或朋友可以获得支持。

  我们5口人的小家庭住在纽约市皇后区一室一厅的小公寓里。父亲做3份工作来养家。我不知道母亲是怎样操持生活的,但是尽管生活艰难,我们的母亲还是能够每晚给我们准备健康美味的中式晚餐。她把家庭预算管理得如此巧妙以至于我们从未觉得捉襟见肘。她和父亲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爱和安全感的家园。他们从未失掉向前看的乐观、决心、希望以及对美国人民善良和正直本质的信念。不论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因为一家人终于团聚而感到安慰,我们也坚信一个光明的未来在等着我们。我的父母亲还确保我们庆祝所有的中国节日。

  我上了三年级,一个英文单词都不懂。每天,我坐在教室里把黑板上出现的每一个词都抄到本子上。晚上,父亲辛苦工作了一天之后,会坐下来和我一起打开书本,把我白天抄下来的东西翻译给我并教我英语。因为我不会英语,一不注意就会把“b”和“d”、“p”和“q”写错。父亲需要费很大劲才能看懂我幼稚的、难以辨认的笔迹。那么多的长夜让我更加感激父母所作的牺牲,也使我下决心要对得起他们的爱和付出。

  在周末,我们这些孩子要帮助做家务杂事。父亲是一个勤快、精力充沛的人,他喜欢自己修理家里的东西。当他修理的时候,总要有一个女儿给他打下手,拿着手电筒或者提着工具箱。他会一边干活一边给我们讲他和母亲童年的故事,讲他们父母的故事;他会一边给我们灌输中国的哲学思想一边教我们修理的知识。

  我父母鼓舞别人的能力确实惊人。在我们的成长阶段,他们通过自己的人生和服务他人给我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他们教育孩子们勤奋工作,乐于做出牺牲,遵守纪律。他们教育我们要为自己以外的更大的事业服务,要为我们的国家作贡献,给家庭和社区带来荣誉。他们还教给我们中国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增强了我们的力量,帮助我们生存下来并出类拔萃。我和我的姐妹们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应该感谢和赞美我的父母亲。

  在我们初到美国时,我们一家人经常是整个镇上唯一的亚裔美国人家庭。今天,美国远比当时更加多元化。这种丰富的多元化是美国的伟大力量之一,所以当人们问我美国是什么样,我说美国就像世界其他地方的缩影。

  你们中有人问起美中文化的比较,第一,我认为它们有很多相似点。两种文化都珍惜家庭,坚信教育的重要性,认同努力工作可以通向成功。但也有很多文化差异。

  在亚洲社会,强调把集体利益放在前面。而在西方社会,个人的成就得到珍视、提倡和强调。   亚洲文化强调无我和牺牲。而在西方社会,一个人最好的代言人是他自己。

  亚洲文化教导和谐和稳定的价值。而在西方社会,寻找新的和更好的处事方式是被高度重视的,变化是常态。在孩子们身上可以观察到这些行为倾向。在西方,青少年被鼓励要大声讲出来,要作决定(比如决定穿什么衣服,喜欢什么食品),要做出自己的选择。个人主义受到赞扬。在亚洲,儿童被教导要等待轮到自己再发言,并听从长辈。

  两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无所谓哪一个更好。每一种在世界经济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当两种文化用如此不同的方式相互交流时,容易产生误解和交流失误。这就是两种文化之间要有更多互动和沟通的原因。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紧密相连。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我们两国间的关系必将加强。(两国关系)总会有起落,这也是我们需要沟通,需要学习互相了解和分享经验的原因,通过这些,两国人民才能更加蓬勃发展和繁荣。在此,非常感谢你们今天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

  现在,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问题1:您刚参加完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请问本次北京奥运会给您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奥运会很特别,它每4年仅举办一次,把全世界各国家的运动员汇集到一起。奥运会让人们把所有的纷争放在一边,共同为运动员的奥林匹克精神喝彩。站在美国的立场,我为菲尔普斯勇夺8枚金牌而感到自豪;而从中国人的角度看,我觉得应该是姚明的表现,作为一名在美国打球的中国人,他(在奥运会上)的发挥十分出色。我观看了男女篮的决赛,都很精彩。

  问题2:您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曾说,人应该为了伟大目标而努力,这样人生就不会狭隘,会变得有趣。请问您人生的伟大目标是什么?您是从何时开始为之努力的呢?

  我始终相信在为一个更大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会感到更多的快乐。我童年的时候就感觉父母为了养育我做出了很多牺牲,所以我急切地希望可以为家庭光耀门楣。特别是当很多人觉得女孩子成不了大气时,我的父母还始终坚信并教导我们女孩子也可以成就大事,我要对得起他们的爱还有付出,我要让他们为我感到骄傲。我觉得这对于我的一生意义十分重大。

  问题3:每个人的成长都和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您的父亲也是交大校友,您的家庭环境对您的成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你们应该听说过,我曾是交大青年会主席,我参加了很多交大校友的活动,所以显而易见,家庭环境当然是十分重要的。我觉得现在的孩子都十分幸运,你们出生在能把你们照顾得十分周到的家庭里,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对此你们应该珍惜。

  问题4:30年前您毕业于曼荷莲女子学院,请问在学院期间的生活对您之后的事业有什么影响?您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建议,怎样从大学生活中取得更多的收获?

  大学生活是十分特殊而且重要的,这是你人生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学习和认识自己。你们拥有这样美丽的校园和许多优秀的教师为你们服务,抓紧时间,这段日子一旦过去,你将永远都找不回来了。

  问题5:我是一位将要进入交大读书的学生,您对我们新生的四年生活有什么建议?

  我想给你两个建议,第一点就是听从学校里的导师和教授们––他们绝对是关心你的成长的,第二点就是遵守他们对你的指引和教导。

  (注:演讲及问答原文为英文。演讲部分经美国驻沪总领事馆新闻文化处审阅,问答部分经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审阅。)

新闻中心
0
董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