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大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最高荣誉

  10月19日晚,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大连圆满落幕。上海交大以总分450分的绝对优势夺得象征最高荣誉的“挑战杯”,6件终审决赛作品分别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世园会专项一等奖1项。分别在外出差的校党委书记马德秀、校长张杰在获悉喜讯后非常高兴,第一时间向参赛的同学和老师们发去了贺信,称赞他们敢于创新、勇于拼搏,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已成为近两千所高校参与的科技盛会,是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本届“挑战杯”共有全国1935所高校的16976件作品参加角逐,最终入围终审决赛参加现场问辩的作品637 件。

  上海交大历来非常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党委书记马德秀、校长张杰曾多次亲自关心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党委副书记徐飞、常务副校长林忠钦、副校长黄震亲自参与挑战杯决赛作品的评审与指导工作,徐飞还在决赛期间专程赶赴大连,亲切慰问所有参赛师生,鼓励大家迎接挑战,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上海交大代表团的风采。最终,我校代表团成员在展示和问辩环节中表现突出,在众多参赛高校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让创新成为凝结在交大学生血液中的一种精神”,以“985工程三期”能力建设与人格养成(第二课堂)平台建设为契机,学校将打造“钱学森杯”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建立若干“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推出“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分类资助管理办法”,鼓励和扶持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发展,营造校内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氛围,将为全体交大学子展示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梦想搭建广阔平台。本届“挑战杯”优异成绩的取得是上海交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集中体现。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交通大学作品简介

  特等奖作品(3件)

  利用结构可控的蛾翅鳞片制备微型光子器件的研究

  作者:臧浠凝(本科三年级*)

  指导老师:顾佳俊、张荻

  学院:材料学院

  首次将智能凝胶引入鳞翅目(蝴蝶和蛾)鳞片光子晶体调控。利用凝胶遇水溶胀、对外加电场和pH值响应等特性实现对鳞片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能的人为调控,研发了电场驱动光学开关和pH原位光学检测器两种器件。

  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金属双极板

  作者:邱殿凯、邓宇君(硕士二年级*)

  指导老师:来新民、彭林法

  学院:机动学院

  以加工性能好、价格低廉的0.1mm金属薄板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极板材料,巧妙设计了金属双极板构型;进而,采用可大批量生产的冲压成形工艺实现极板高精度、低成本制造;兼顾金属极板防腐和接触电阻性能,研发了“阶梯式”特定复合膜,提高了燃料电池的寿命。

  AEVIOU蜂窝式中文滑行输入法

  作者:董浩亮、夏嘉斌、傅承彦、洪荣集 (硕士一年级*)

  指导老师:戚正伟、梁阿磊

  学院:软件学院

  AEVIOU中文滑行输入法是在触摸屏上利用滑行和局部动态可变键盘的方式设计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输入法。它独创性地利用了汉语拼音的特性,结合触摸屏上滑行的输入方式,设计出了一款全新的汉字输入法。这个输入法的特点是高效、方便而且学习成本低。

一等奖作品(1件)

  XENON100暗物质探测实验中的杂质光电离信号及其鉴别方法研究

  作者:高飞(本科四年级*)

  指导老师:倪凯旋

  学院:物理系

  该作品的研究暗物质是国际上物理界先进领域问题,作者在国外研究实验室作为最年轻的本科生,研究国际前沿问题。以杂质的光电模型为代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效地提升了XENON100实验探测暗物质的灵敏度,为实验取得世界一流结果作出了重要贡献。XENON100最新结果是暗物质探测领域的最新记录,作者由于贡献突出,被破格成为该记录的唯一的本科生作者,并被委任代表XENON100合作组在国际会议中汇报暗物质探测最新进展。

二等奖作品(2件)

  角加速度和线加速度复合作用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研制和应用

  作者:李甲、孙兆良(硕士三年级*)

  指导老师:冯东福

  学院:医学院

  研制一种可产生瞬间超大角加速和线加速运动的实验装置,建立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使用磁共振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电镜技术纵向性探索DAI后大鼠微结构损伤,并在活体水平无创、三维、客观、敏感、定量评估DAI大鼠易损区细微结构的非可视病变及代谢紊乱时空演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一种用于生物质热解动力学过程的新等转化率方法

  作者:陈思渝、陈泳、韩栋、毕连珊(本科四年级*)

  指导老师:蔡均猛

  学院:机动学院/农生学院

  结合现有的知识,独创性地通过在推导中引入一个微小量,并运用迭代计算,开发提出了一种新的等转化率方法——Cai-Chen法,以团队学生成员与指导老师共同命名,得到国际认可。此法较传统的线性方法精确又比非线性方法更易实现,为反应动力学领域的一个理论创新。

世园会专项一等奖作品

  大型展会垃圾分类情况调查报告——从上海世博会展望西安世园会

  作者:周 晶、张 蕾、马鹏清(硕士二年级*)

  指导老师:胡昊

  学院:船建学院

  本作品是一份关于我国大型展会垃圾分类情况的详尽调查报告,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专家调研、国内外经验借鉴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型展会垃圾分类管理方案,提出的多条建议曾被世博会采纳并且得到媒体的大力报道。

  *以作品申报时作者所处年级为准

 

校团委
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