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三名年轻校友获上海市青年创业先锋称号
12月7日晚,第二届上海青年创业先锋表彰会在锦江小礼堂隆重举行,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并作重要讲话,我校五名年轻校友––卫洁、赵浩、曹洪涛、薛嵩、张海霖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入选19名正式候选人。最终曹洪涛、卫洁、赵浩等三名校友获得第二届上海市创业先锋光荣称号,薛嵩和张海霖等两名校友获得提名奖。在本届评选中,我校校友当选比例和获奖人数最多,为母校争得荣誉。
副市长沈晓明为青年创业先锋颁奖(左一卫洁,右一曹洪涛,右三赵浩)
团市委书记潘敏和上海银行行长瞿秋平为提名奖获得者颁奖(左五张海霖,右二薛嵩)
沈晓明副市长在表彰大会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他表示,今年市政府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作为一号文件下发,并推出上海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以鼓励更多的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投身创业。
第二届上海青年创业先锋评选活动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等部门联合举办,活动经过初审、媒体公示和网络公众投票后,最终以评委投票方式选出了获奖者。团市委书记潘敏在大会上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各主办单位的有关领导、各界评委代表、创业机构代表、推荐单位代表等300多人参会。
这五位创业学长不仅自己的创业事业发展顺利,长期以来,还十分关注母校的学弟学妹的创业情况,与母校保持密切联系,多次担任我校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团队导师、评委,创业沙龙的嘉宾等,和母校有意愿创业的同学不断交流,通过自身经历鼓舞和指导学弟学妹创业,取得良好效果。此次,五位校友入围后,网络票选阶段也得到母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广大同学纷纷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为学长们投票。
这次我校五位校友入选,是我校创业教育的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上海交大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工作历史悠久,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多次被教育部和上海市列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在创新创业模式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益的探索,上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了“以赛事为龙头,带动普及教育”的交大特色,已形成创新与创业大讲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沙龙、海峡两岸创新创业交流营等一系列品牌项目。近期,2005年以后通过创新与创业大讲堂、创业大赛、创业沙龙等有效载体培育的年轻校友和创业队伍开始崭露头角,无论是实际创业的企业业绩,还是不断成熟中的创业比赛项目,都取得优异成绩。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得者李浪获得25万“天使基金”资助;2007年我校创业计划大赛铜奖获得者“百购网”以及“饿了么”获得欧莱雅就业创业基金10万元资助;我校学子获英特尔-伯克利全球技术创业挑战赛 (Intel+UC Berkeley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Challenge,缩写为IBTEC)全球第五名;三支团队携手闯入GSVC全球社会企业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等。
相关信息:
上海创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卫洁,女,党员,大学本科,1993年毕业于我校工业设计系
在7年的打工生涯中,卫洁帮助公司成功在中国引入超高纯管路系统概念,从而在中国开展超高纯管道的销售,公司也从单一超高纯管道销售公司转型为中国第一家包括超高纯管路销售及安装的系统集成公司,使客户从不接受到认同,开拓了一批知名客户如摩托罗拉、英特尔、飞利浦等。卫洁还创造性地将高纯管路引入中国的制药行业,开拓了一批知名制药企业,如眼力健、天方、恒瑞、耐克明等。2000年成立上海创洁科技有限公司以后,卫洁陆续引进了一大批具有管理和销售经验的精英人才,建立了一支富有开拓能力和市场推广经验的销售专业团队。从营销计划的制定到主持开发多项解决方案,创洁为Intel、3M、NEC、荣昌制药、延申生物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服务于微电子、医药、化妆品、石化等行业的超高纯系统集成供应商。2007年底,在卫洁领导下,创洁并购了赛斯吸气剂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并对其业务进行了重组。从单一的工程、代理领域延伸到制造领域,拓展了产品链,提高了竞争力。为拓展市场,卫洁带领公司技术骨干运用新技术自主研发了新型超高超气体分配设备,该产品不仅成为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也获得了上海市重点新产品证书,目前此产品专利申请已进入实审阶段。同时,卫洁引进了ISO9001体系,提高了公司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同年,创洁入股了江苏一家洁净房生产施工公司,将cGMP/美国FDA/欧盟EMEA理念引入低端的洁净房产业,填补了高端洁净厂房生产、施工领域的国内空白。2008年销售收入比2007年同比增长31%;净利润比2007年同比增长39%。2008年,上海创洁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上海市重点新产品证书及高新成果转化证书,同年还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管理证书。
上海亿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曹洪涛,男,党员,硕士,2006年毕业于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005年9月,面临毕业的曹洪涛开始找工作,他和同学们发现当时所有的招聘网站中,没有一家专门面向大学生的求职网站,便和两个同学筹建了一个网站,取名应届生求职网。之后一边自己找工作,一边通过网站把自己找到的信息和经验与大家分享。很快,这个网站受到了众多求职大学生们的推崇,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伙伴们想到了创业。尽管当初没有申请到“天使基金”的支持,曹洪涛还是坚持走创业之路。刚开始时网站没有收入,毕业了的三个人,租了最便宜的房子,自己买菜做饭,24小时工作,度过了最艰难的也是最难忘的一段时光。随着收入慢慢增加,到2006年底,网站每月已经有几万元的收入,风险投资也主动找上门,不到两个月就签署了投资协议。应届生求职网为大学生提供最新最全最准确的校园招聘、兼职实习、校园宣讲会信息,提供各行各业介绍和各种职位发展信息,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简历、面试、着装、薪资、职业素养、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指导,并提供免费的手机短信和邮件提醒服务,同时为企业提供校园招聘推广服务,从各个方面帮助大学生找工作。在几乎没有多少广告推广投入的情况下,仅凭实实在在帮助大学生就业,网站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2008年在流量上成为中国大学生求职第一网站,在全国3000多家招聘网站中也上升到第四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超过100万的大学生通过应届生求职网找到工作,20万学生找到兼职实习机会。
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浩,男,群众,博士,1999年毕业于我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02年6月,赵浩和几位传感器方面的专家及留学人员创立了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初期公司只有5人,产品单一。赵浩提出“以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来带动公司发展”的战略思路。随后,他和团队通过深入充分的市场调研,在整合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资源和客户资源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光纤传感产品为主要业务的思路。他们一边销售光纤测温传感器以积累资金,一边和几位光电同行一起展开光纤传感方面的技术创新,申请科研课题,作为初期的研发经费投入。从2003年初开始,公司确立以光纤传感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至2004年底,产品应用领域从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发展到电力电缆温度监测、隧道火灾监测、水利大坝的温度和渗流监测等领域。
2006年底公司正式组建研发部,由软件部和硬件部构成,并立项研发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电缆安全监控软件CSM,该软件在2008年正式产品化并投入市场,取得了积极反响,并在技术上获得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目前公司员工总数近60人,产品包括光纤光栅传感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光纤气体传感器、电缆监测软件等一系列产品,还积极联系著名院校、科研院所设立实验室,并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开展项目合作。在上海的人民广场220kV变电站、陈家镇-长兴海缆线路、松江三庄变电站等电力项目中,波汇科技的电缆安全监控软件获得了业内的首肯,其安全性也得到权威部门如上海电缆所,武汉高压研究院的试验验证。公司曾获2007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等,目前已获授权专利9项,其中发明1项。
上海瑞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薛嵩,男,硕士,2004年本科毕业于化学化工学院,后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读研,在校期间开始创业,曾获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2006年,凭借在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里的知识和技术积累,薛嵩成立了上海瑞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并得到上海市“天使基金”的资助,开始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创业初期,面对如何协调生产、研发、市场等各部门的工作,薛嵩一人身兼数职。没有产品,他就协同三位实验人员,不分昼夜的查阅文献,挑选产品进行开发;没有客户和市场,他就自己跑遍上海、江苏等许多城市,向潜在客户推销产品。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公司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各个部门实现了责任到人,各方面制度也得到了完善。2007年底,薛嵩就归还了“天使基金”资助的30万元资金,并在2009年继续得到“天使基金”的进一步资助,现在已在江苏海门青龙港化工园区申请了33亩土地,09年将完成生产基地的建设,借此使企业走向发展壮大之路。目前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100多种新型有机硅类产品和吡啶类产品,主要研发人员都有非常丰富的开发、研究经验,薛嵩也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过数篇论文。薛嵩曾荣获闵行区青年创业之星荣誉称号,并作为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代表,接受了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等领导的接见和勉励。
上海恺易集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海霖,男,党员,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2006年4月,张海霖在学校第一次接触了荷兰CARRIERWEB公司GPS/GPRS和RFID集成的货物跟踪系统和终端产品,对他触动很深,10月他怀着成就一番事业的梦想成立了上海恺易集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目标就是把这项技术应用到物流信息系统中。一开始张海霖想通过销售CARRIERWEB公司的产品来积累原始资金,但经过了近半年的市场摸索和对国内物流信息化现状的分析以及目标客户信息化水平的调查,公司逐渐调整了思路,转向为广大中小客户构建公共物流信息联合服务平台(Union Service Platform),让千万中小物流企业同样拥有像UPS、FedEx、TNT等大公司一样的物流信息系统。为此,张海霖带领团队制定了先做物流软件产品,以产品培育市场,解决公司的生存问题,然后再做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做产品的同时集成欧洲的硬件终端产品技术,为客户提供整体的物流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他在产品的开发中积极寻找细分市场,努力做有差异化的软件产品,目前公司已取得了3项软件著作权证书和2项硬件产品的专利。期间,公司为上海2010年世博会开发了软/硬件集成的物流追踪与监控系统,并已通过2010年世博会专家团的验收。目前,公司开发的“吉运通”系列物流软件,共有运输、货代、仓储、管理等四个系列20多款产品,并构建了“吉运通”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吉运通”GPS实时跟踪与监控平台。2年来创立的“吉运通”软件和信息服务平台的自主品牌,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青睐,拥有“吉运通”平台注册会员4000多家,每天的交易信息可以达到7000多条,并且在上海地区的中小物流企业中树立了“吉运通”的品牌形象。2009年8月,公司获得上海市软件企业认证和软件产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