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报道集锦
2009年02月23日
【 编者按 】
作为化学家,他的科研成果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所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
作为教育家,他撰写的重要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学工作者,仅在北大工作的学生中就涌现了3名院士、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作为年近9旬的老人,他依然活跃在科研前沿,亲赴边远矿区考察,为稀土资源优化利用而操劳。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1944届校友徐光宪。
2009年1月9日上午,万众瞩目下,徐先生从胡锦涛总书记的手中接过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证书。
新闻网特编发徐光宪学长报道专题,以飨读者。
人淡如菊––与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面对面”(新华社记者 邹声文)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来源:新华网)
徐光宪与老交大传统(校史研究室 漆姚敏)
徐光宪院士:一项成果创利数亿万计(校报记者:顾伟民)
化学大家与妻子的“十同”传奇(新民晚报 王成)
徐光宪学长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供稿:化工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获得14项国家科技大奖(校报记者:张文清 杜欣)
新闻网
0
董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