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严燕来获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最佳报告奖

  2006年10月21—22日,以“信息时代大学物理教学的建设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在合肥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500名高校物理教师,继首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之后,又相聚在第二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上。经大会无记名投票评选,我校物理系严燕来教授以最高票数获“论坛之星”奖杯,并获“最佳报告奖”。

严燕来教授(右三)接受颁奖

  教育部新一届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赵光达院士担任本届论坛的大会主席。赵忠贤院士、母国光院士、赵光达院士、侯建国院士、万元熙研究员分别做了大会报告,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物理学前沿和我国民用核聚变研究的最新进展。香港理工大学的黄元华教授和王聪和教授介绍了香港物理网络教学发展状况以及香港和内地物理教学的差异,引起了与会教师极大的兴趣。北京大学陆果教授、中国科技大学霍剑青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李元杰教授分别向大会做了有关信息时代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发展和变化的报告,更是将论坛推向高潮,与会教师和报告人之间精彩的问答使得原定的会议结束时间一次次被推迟。

  “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起与倡议,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教育部有关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学术团体以及有关高校共同创设。以“当代物理学科的进展与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的首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于2005年10月22—24日在南京举行。

  本次论坛主会场报告精彩,分会场上的报告同样吸引人。20多位活跃在大学物理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就其课程建设的理念、教学资源的开发、综合实验的设计等与广大教师进行了交流。为了鼓励与会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真知灼见带上论坛,提高论坛的学术水平,本届论坛首次设立了“论坛之星”评奖活动。所有参与分会场报告和张贴报告的教师均可参评。经过全体与会教师和专家的无记名投票,上海交通大学严燕来教授获得“最佳报告奖”,北京师范大学李宗伟教授获得“最佳教案制作奖”。

胡凯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