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数学家萧荫堂:研究本身就是快乐
6月1日下午,叶取源副校长在国际交流处贵宾室会见了来访的哈佛大学数学家萧荫堂教授。陪同会见的还有校长助理严良瑜,数学系副主任韩东教授等。叶取源副校长向萧荫堂教授表达了希望进一步加强两校数学系之间的师生互访、科研合作、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的合作意愿,同时也向萧荫堂教授对我校数学系访问哈佛大学数学系的青年教师的关心与指导表示感谢。
随后,萧荫堂教授做客数学名师讲堂,以“数学与我——回顾与前瞻”为题,以一个数十年来从事数学教研工作者的身份,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与广大师生近距离交流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报告中他谈到了自己的教育经历,在香港就学于培正中学,当时的培正中学有很多好的老师。谈起在普林斯顿的求学经历,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活跃的学术氛围,教授讲的很多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同学之间的学习小组带给他最大的收获。
萧荫堂教授在报告中他反复强调“兴趣”二字,告诫学生在选择学科和发展方向时应该从兴趣出发。“研究本身就是快乐”,萧教授对即将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们说,科研就像拼图,和玩具拼图不同的是科研没有结果图作参照,但那结果一定存在,科研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它。不是每个人都有幸成为放进最后一块拼图、摘取重大成果的人,但选择了科研,就要耐得住寂寞,就要学会在过程中体会快乐,不能一味地想着结果,更不能有功利之心。
萧荫堂是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1943年出生于中国广州,196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966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教授,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香港大学、德国BoChum大学名誉博士。德国哥廷根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文理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Bergman奖,并担任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Annals of Mathematics等期刊的编委,1998-2000年担任美国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与国家科学院的全国数学委员会主席。三次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做应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