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校园

上海交大“中华文化内容IP数据库(福建)”四件文物与国漫作品相遇元宵佳节

为激活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内容价值,让文物“活起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让更多年轻人知晓与传播国宝文物,上海交通大学文物数字传播合作基地(福建)与国漫“福见中华”元宵福卡公益活动创作组联合,从 “中华文化内容IP数据库(福建)”中选取了四件“海丝文化”的代表性文物,与动漫中人物形象实现“精神理念”匹配,让更多年轻人能关注、参与活动,对我国国宝产生兴趣,唤起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推动优质传统文化走进人心,带动当地文化旅游与文创产品推广。

02.jpeg

01_副本.jpg

借国漫唤起年轻人对中华传统节日与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美好体验

“当国宝遇见国漫” 公益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三年,曾携手陕西历史博物馆及上海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馆联合举办。活动通过动漫人物“代言”对应气质的国宝文物,同时送上与之匹配的新春祝福语,让年轻人在传递新春祝福的同时,传播对文博的兴趣和热爱。该活动获得共青团中央官方多次“点赞”,受到了高度赞扬。今天上午推出了本年度的活动内容,通过灯谜兴趣驱动、盲盒式贺卡的收集驱动、以及有奖参与的实物驱动,让更多年轻人能关注到这个活动,对中国国宝文物产生兴趣。

发挥效能,增强文物文化主题检索便利性与有效性

今年元宵节“H5+动漫贺卡(电子贺卡)”公益活动主题为“丝路明月”,重点结合陆上丝路起源及海上丝路起源,挑选特别的国宝进行联合展示和祝福。今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文物数字传播基地(福建)向媒体发布了“遇见文物、发现文明——中华文化内容IP数据库Demo以及文字报告”,引发国内知名国漫创作团队关注。借助文物数据库精准的文化主题分类,国漫创作人员迅速锁定四件文物,以“福见(福建)中华”为题,将数据库里四件福建文物与其国漫人物匹配。

文物一:唐波斯孔雀绿釉陶瓶

01.jpg

文物简介:自古代波斯传入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该瓶微敛口,丰肩,腹最大径偏上,平底,肩颈部饰四个绹纹环形系,肩腹部饰四道粗绳状堆纹,器物通体施孔雀绿。该瓶的出土反映了古代波斯与福州之间的贸易往来,是研究波斯古代文化和福州等地的海外交通、贸易等的物证。

文物二:青铜时代玉戈

02.jpg

文物简介:青铜时代礼制活动中的仪仗器,侧缘有一个穿孔。灰白与灰绿两色相融。磨制精细,观之光亮,是使用者权力与身份的象征物。是虎林山遗址出土的最具代表性文物之一,弥足珍贵。

文物三:宋兔毫碗

03.jpg

文物简介:宋代建窑黑釉兔毫碗(建盏),在黑色釉面上呈现竖向丝缕状的自然纹理,细密如兔毛,典型东方瓷坛艺术,宋代即为“茶器第一王者”。宋徽宗说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还写道:“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历史上沿“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日本、埃及等国家,建盏是国家级非遗文化遗产。此物现藏于福建省博物院。

文物四:郑和铜钟

04.jpg

文物简介:明宣德六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为祈保西洋之行往返平安所铸造,葵口、覆釜形钟钮双龙柄,钟肩浮印云气如意纹,钟中部以云水波浪纹为母题,钟有八卦,云雷等纹饰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铭文,钟下部有楷书铭文五组,共54字。1981年发掘于福建南平。

基于中华文化“认同、分层与传播”,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文物数据库具多重功能

2019年起,上海交通大学文物数据库与福建省文物局合作,在对国家文物类别梳理的基础上,按福建地方文化特色为主题进行分类,以文物传播价值为重要参考指标,如数据库里分类“海丝文化”、“红色文化”、“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建盏文化”等利于文创人员入库选择素材,打破国内文物数字传播中单一图片、年代、材质的介绍,将文物蕴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政治哲理、商贸智慧以及审美艺术呈现。

该基地主任童清艳教授介绍,此次元宵节被选中的四件文物简介除按文物年份、构造之外,突出介绍福建地方政治、经济、艺术文化,比如青铜时代玉戈,是使用者权力与身份的象征物;郑和铜钟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铭文;唐波斯孔雀绿釉陶瓶反映了古代波斯与福州之间的贸易往来,是研究波斯古代文化和福州等地的海外交通、贸易等的物证;宋兔毫碗在黑色釉面上呈现竖向丝缕状的自然纹理,细密如兔毛,是典型东方瓷坛艺术。

文物数据库缘起于童清艳主持的国家哲社重大项目“网络与数字时代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途径研究”,在研过程中,童清艳发觉,中华文物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存储着中华文明与集体记忆。中华文物里的历史故事、审美艺术是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要素,易建构在全球范围里的文化信任度,并得以有效传播。如何让文物中蕴含的文化提炼与传播出去,就迫切需要构建中华文化“认同、分层与传播”的文物文化内容遴选机制,需要研究文物的数字文化要素及其全球传播体系。

目前,该“中华文化IP数据库系统”已经获得国家版权局软著登记(8039625),数据库聚焦中华文物与流行文化、世界文化相融,可推动文物成为网络小说、影视作品、动漫、网络游戏、直播等数字媒体中的元素,有效传播文物所蕴含的政治哲理、商贸策略与艺术审美价值,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方便用户直接感受中国文化,更利于支撑全球影视、游戏、设计等行业的专业创作,使中华文物成为文创人员的创作源泉,使用户在“感知”文物中,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升发为认同,产生中华文化情感积累,获取“前行”动力,即前往实地观看以及对相关文创产品的兴趣与购买行为的发生。

人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