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交大力量
罗将:少年志中国心 西出乡关助脱贫
— “扶贫路上”交大力量成为选调生对罗将来说,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一份终身坚守的事业。他说,接触最平凡的人,做最有利于乡亲们的事,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罗将,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届博士,贵州省黔南州委组织部领域党建科科长,龙里县谷脚镇挂职党委副书记、高堡村第一书记。
从巍巍学府到政府机关
2011年秋季,罗将带着行李,怀揣梦想,只身一人来到上海,对他来说,来交大读书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开阔眼界。在实验室,罗将是有名的“拼命三郎”,每天最早到,最晚走。在校园,他加入博士生会,积极投身校园文化活动。博士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三篇,顺利通过答辩。毕业季是每个人的人生的岔路口,迷惘、执拗和忧虑填满毕业生的心。但对罗将来说,他早已“心有所属”—— “去基层,去服务更多的人”。
作出这个决定,除了自身的价值取向,童年的生长环境也带给他潜移默化的影响。罗将出生于山东聊城,是孔繁森的老家。1979年,国家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这个故事在罗将心里种下了奉献服务的种子。
在组织的安排下,罗将来到黔南州委组织部任职。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罗将的业务能力日渐精进,也逐渐习惯了周遭的环境。然而,他总感觉自己的潜力还未完全发挥出来,究其原因,还是对基层不够了解。一向对自己高要标准、严要求的罗将立即向组织提出去基层锻炼学习。2017年5月,罗将如愿来到龙里县谷脚镇,同时挂职谷脚镇党委副书记和高堡村第一书记,开启了一线扶贫之路。
高堡村交通闭塞,基础条件落后。全村166户人家,其中507人属贫困人口,危旧房屋随处可见,垃圾到处扔、污水到处流,仅有的几条路,也是崎岖不平的泥土路。罗将说,他仍然记得第一天来到高堡村的时候的情景:在破旧不堪的村委会瓦房里见到了当地的村干部,他们一脸渴望地看着罗将,用浓重的本地方言跟他打招呼。晚上,罗将和另一位驻村干部被安排住在村委会同一间房间住宿,躺在床上,盯着屋顶忽明忽暗的灯,空气里闻夹杂着牛屎马粪的味道,那一刻,罗将感触颇多。
从繁华都市到乡村田野
驻村不久,龙里县就吹响了脱贫攻坚冲刺的号角,力争一年后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时间紧迫,罗将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刚从学校迈入社会,罗将难免表现出一些书生气,一口普通话,多少会让村民觉得生疏,于是,罗将便虚心向村民学习方言。几个月下来,罗将走遍了全村19个村民组,对村子的情况更加了解,整个人瘦了一圈,皮肤黑了许多,也终于能听懂老百姓说的话了。
身为驻村第一书记,罗将深知开展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凝聚人心,只有把党员和群众团结起来,才能发挥最大作用。高堡村基层党员较为分散,层次参差不齐,时常会出现引出话题无人响应的情况,经过几次交谈后,很快,罗将发现了可以迅速打开话题的好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地群众中的人格魅力非常大,只要是和习主席相关的话题,大家都乐意多聊。于是罗将便抓住机会,向组织争取了一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免费发给全村党员和全体驻村干部,定期组织大家学习讨论,这大大增加了党员学习的激情和干劲,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只团结党员干部还不够,群众才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只有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才能啃下硬骨头。在走访中,罗将认真听取群众诉求,他发现许多非贫困户对扶贫政策并不了解,也漠不关心,甚至还有个别群众对此存有误解。为此,罗将带领驻村干部,定期开展村民评议会,召集群众对贫困户进行评议,同时贫困户也对各自情况和帮扶情况进行讲述。这个方法不仅有效消除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隔阂、宣传了政府的相关政策,同时也拉近了干群关系,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
从一介书生到田坎博士
一次次的走访和会议,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罗将在高堡村掀起了全民脱贫攻坚的热潮,短短一年多时间,罗将和驻村干部累计争取资金近两千万余元,全部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通村路拓宽1条7.1公里,通组路3条5.1公里,断头路3条12.7公里,串寨路6条574米,联户路19条1467米,独户路55户2255.5米,建成卫生厕所187个,卫生厨房176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09盏,广电云安装300余户,实施农户院坝硬化5000余平米,公共区域硬化面积1000余平米。放置垃圾箱17个,垃圾车1辆,建成污水处理系统3个,停车场950平方米,机耕道5418米,建设村村级文化活动场所1处,并重新翻修了高堡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再也不是之前的那个脏乱差的小村庄了。
除此之外,罗将还为全村制定了村庄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当地特色,按照“一村一产,多点开花”的思路推动全村产业发展,形成以刺梨种植为主,富硒茶叶、错季蔬菜、中药种植为辅的产业格局。目前全村种植刺梨约9600余亩,错季蔬菜种植近300亩,云台山茶叶种植约600余亩;帮助村里建强村级股份制合作社,通过“村社合一”持续巩固村集体经济和百姓收入,村级合作社牵头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200亩中药材已经全部种下。下一步,他打算将争取到的扶贫车间尽快投入使用,“至少要在今年产生效益”,罗将说。
2018年7月,国家第三方评估小组进驻龙里开展评估,高堡村作为抽检对象接受了国家检验,罗将作为第一书记全程跟随检查,以零问题圆满收官,为龙里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同年9月,贵州省正式下文宣布龙里脱贫。那一天,整个高堡村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像是打赢了一场旷日持久战争。身上的担子终于卸了下来,连续一年多的努力在这一刻都化为了金灿灿的果实,罗将感觉他的博士头衔得到了一次升华。
2019年,罗将被贵州省委评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同时也被黔南州委、龙里县委评为“黔南州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龙里县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连续三年年终考核为优秀。这些荣誉是对他付出的肯定,但罗将没有放下前行的脚步,驻村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罗将依然坚守在岗位上,默默付出,一点一点改变着脚下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