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

杨思琦:化茧成蝶展翅飞 学海无涯扬帆航

青春足迹

人物白描:杨思琦 化学化工学院 2015级硕士研究生

1.jpg

她是党支部书记,是校党建联席会理事会成员,是校“励行宣讲团”的成员也是思源公益理事会成员。她获得校优秀党支部书记,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她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时,将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学生党建工作以及志愿活动中。她挑战过很多角色,承担了不同责任,经历了很多感动,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她感激每一次不期而遇的温暖,感恩每一段如期而至的美好。

思源致远,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三年前,她通过竞争激烈的考研踏入上海交通大学,因此无比珍惜在交大的求学时光。在交大,大师云集,同学们实力强劲,让她感觉幸运又有些许压力。为了让自己更优秀,她每天保持自律的生活作息,与大师交流,向学术之星看齐,让学习成为了一种习惯。

她曾很长一段时间陷入实验瓶颈中,亲身体验着“数据让我头大,实验让我抓狂”。有的化学反应需要24小时跟踪实验进程,晚上12点多回到宿舍,早上6点多去取另一个点,再经过一系列测试,如果实验结果不是很满意又得重新再来一遍。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培养了她面对失败的平常心、细心耐心和严谨认真的态度。正是一次次失败,让她体会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于是她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

学无止境,贵在坚持。学习能改变人的容颜,坚持之后一定会有质的飞跃,“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是最好的行动指南。

坚定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是她在交大上的第一堂课。

党建工作看似简单,却很繁琐。刚刚成为党支书的她有点不太适应,党员同志对于支部生活不太热情,党员发展工作流程繁琐而精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有待提高。面对这些问题,多想、多问、多沟通是她屡试不爽的解决良方。

她通过自己组织活动,让支部生活更活泼更有温度。她组织大家参观钱学森图书馆、校史馆、中共一大会址等,让同志们铭记党史校史,坚定理想信念。结合“两学一做”,她组织阅读红色书籍、“一战到底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提高同志们的理论学习水平。通过邀请院士及科研达人解决同学们的科研难题,女生节的玫瑰花祝愿,元旦的新年问候……这些温暖的活动使得支部的凝聚力显著增强。

三年来,支部党员人数从15人增加到了22人,在发展党员的材料整理工作中实现“零失误”,党建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支部荣获“校优秀学生党支部”、“校优秀基层党组织”,而她也获得校优秀党支书的称号,支部的同志们总会亲切地喊她一句“书记”。

热心公益,感受每份感动

她热爱公益,想用自己的力量关心他人,回报社会。2016年8月,在学校思源公益组织下,她和14名队员们前往甘肃省殷家城乡九年制学校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她担任队长,负责团队与思源公益和支教当地的联系、保障队员们的饮食起居和安全、支教的课程制、舞台剧策划、以及前期准备工作。

在这次经历中,她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繁荣昌盛的另一面,很多地区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经济不发达。在殷家城乡,有一半的孩子沦为留守儿童,同样很多老人成为了留守老人。少年强则国强。她能做的不仅仅是学业辅导,更多的则是带孩子们认识外面的世界,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一颗探索未来的希望种子。

支教之后,她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和活泼可爱的孩子,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需要。每一次体验都是在拓展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她珍惜每一次体验,感受每一份感动。

扬帆起航,筑梦基层建设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平凡的人也可以有大大的梦想。火车上的一个故事深深的印在她的脑海,进而影响她的选择。

去年她和往常一样坐火车回家,坐她对面的是一位江西老乡。得知她是交大的学生,他立马问她:“以后毕业想做什么,留在哪里?”她把想要留在上海的想法跟他说后,他为她感到高兴又有些许失落。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其实我一点都不想出去,孩子,老人都在家里,但迫于生计只能背井离乡。你上的学校这么好,如果以后有机会能回江西发展就好了,没准我们省变好了,我们都不用出去了呢。”老乡真诚又朴实的话给了她很大的感触。

听街声,闻世况,或走俗寻常;经戈壁,过断桥,塌落泥土乡。成立于祖国危难时刻的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这些话时常在她的耳边听到。有偶然也有必然,她放弃了其他的就业机会,即将离开上海,以选调生的身份回到江西。她将利用自己所学以及一片赤诚,与民交心,解民之困,造福于民,为把那片红色的土地建设得更好。 

“和我在南区的跑道走一走,走到思源湖的尽头,走到仰思坪的路口。”这段动听的旋律朗朗上口,歌词的故事就是昨天的行程不断重奏。开往远方的列车即将启程,她将带着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奔向远方,以交大人的标准,做好每一件事,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的诺言。


《益友》报社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