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名师

郑民华:手执精湛之术,胸怀仁医之心

交大名师

手执精湛之术,胸怀仁医之心

——记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二等奖获得者、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郑民华教授

名师名言

■ 作为医学教师,除了传授医学知识,更应当率先垂范,将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风传授给学生。

■ 唯有不断探索思考,技术才能常新,医者才能常青。

■ 医生需要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感悟生命的脆弱与无助,感受病人的喜悦与悲伤。

一部电影《无影灯下颂银针》,让郑民华与医学结缘,带着对医生及医院的好奇,他选择读医。1986年,郑民华自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法文班毕业后,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在那里,郑民华感受到了患者对医生的尊敬与喜爱,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当一名好医生的决心。正是这一份信念,鼓舞着郑民华在从医道路上砥砺前行三十载。郑民华作为一名医生的同时,也是一名外科学教授,医学教师肩负的神圣职责是培养合格的医学生,这关系到医学事业发展的明天和未来。 

从无到有,引领中国微创外科的发展

留法期间,因为“一双会用筷子的巧手”,郑民华在一批住院医师中被选中,对医院当时引进的一台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探索。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摸索,1989年,郑民华在法国完成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为第一个掌握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中国人。在克服一开始对此项新技术的不适应之后,除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郑民华还能熟练地开展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等手术。有别于传统外科手术的“开膛破肚”,腹腔镜手术拥有创伤小、视野清晰、病人恢复快等优点。郑民华了解到那时的国内并没有还没有这项新技术,为了让此项技术惠及于祖国人民,1991年郑民华毅然决定回国发展。 

然而好事多磨,面对国内微创外科领域的空白,“白手起家”的郑民华举步维艰。“创业”之初,大众的质疑、医学界的不理解都是推广腹腔镜手术技术的重重阻碍。山重水复疑无路,郑民华迎难而上,他始终坚信:腹腔镜手术是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院内没有固定床位,就去妇产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借床位收病人开展腹腔镜手术;业内不相信腹腔镜手术技术,就一个城市接连一个城市地去医院宣讲、介绍、演示腹腔镜手术技术。凭着一份不服输的韧劲儿,一份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一份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之情,历经周折,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腹腔镜手术技术逐渐被大家了解、认可,微创外科的种子在全国各大医院生根发芽。但郑民华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他是“永不知足的领跑者”。 

1993年,郑民华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腹腔镜直乙结肠癌切除术;2004年,完成国内首例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007年,完成世界首例腹腔镜下同时切除直肠癌和胃癌两处原发性恶性肿瘤;2012年,完成国内首例3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这一个又一个“全国首例”,弥补了中国微创外科技术上的空缺。致力于国内微创外科推广的同时,郑民华积极与国际微创外科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他先后受邀前往美国、法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2009年,郑民华当选为亚洲内镜外科医师协会主席,并首次在中国举办了亚洲内镜外科医师年会;2016年,郑民华带领其团队在中国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世界内镜外科大会。这是微创外科届的“奥林匹克”盛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代表中国在世界微创外科领域已占主流地位。 

稳中求新,始终对医学事业充满热情

郑民华是中国腹腔镜外科发展的亲历者,也是见证者。中国微创外科飞速发展,2010年腹腔镜手术在中国已进入一个高位平台期。“平台期总是逼迫着我再次寻找机遇和方向,在微创手术中寻寻觅觅,说不定就能发现一项颠覆性创新”。郑民华认为,医疗技术的发展一定是紧跟疾病的发展趋势,迎合患者的特殊需求,因此他提倡尽量移动医生,而不要移动患者。他在国内首创性地提出“微创外科+”概念,即以微创外科为核心,加技术创新、加手术方式创新、加临床研究创新、加提升服务等等,针对这些“附加值”,郑民华与其他高校合作研发腹腔镜手术机械臂;创新性地提出“腹腔镜头侧中间入路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方式,并与“腹腔镜传统中间入路直肠癌根治术”做随机对照研究;与肿瘤科、放射科进行多学科讨论时加入人工智能“Dr.Waston”。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郑民华对于医学研究的追求不敢有一丝懈怠,始终如履薄冰。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现在的困惑就是接下来的十年该如何奋斗,人工智能已经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它是否会代替外科医生?医生是否会失业?我常以悲观的角度来设想问题,思考这些并不是庸人自扰,而是以最坏的打算,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即将发生的难题。” 

不忘初心,病人满意是医者最大的成就

从医生涯中,令郑民华印象深刻的并不是那些“第一例”、“一等奖”等冰冷的数据,而是一份珍藏了二十多年的出院小结、或是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1993年,郑民华实施了国内首例腹腔镜直乙结肠癌根治术,两年前,这位患者来看望郑民华。当她双手颤颤巍巍地拿出当年的出院小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撼不已。看着这一份颜色发黄的出院小结,虽轻于鸿毛,但赋予的情谊却重于泰山。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数年前,一位80多岁高龄、身患右半结肠癌的老人慕名找郑民华做手术。术后,老人不幸发生了肠瘘,在病房接受了一个多月的治疗后,最终还是因病情过重而离开人世。一段时间过后,郑民华意外地收到了老人儿子送来的锦旗和一封信。为了表达对郑民华及全体医护人员在住院期间对其的关心与照顾的感激之情,老人在临终前亲自写下这封感谢信。郑民华十分触动,“手术成功了,病人对医生表示感谢,很平常;但病人已经去世了,家属还特意送来感谢信和锦旗,非常不容易。这说明我们的努力和真心付出,病人和家属都看在眼里。” 

郑民华总是想病人所想,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日,他仍然敢于冒风险,收治疑难杂症病人。门诊常有多地求医未果辗转找到郑民华的疑难杂症病人,为这些病人做手术,医生需要承担很大的手术风险。万一手术失败,可能面临的就是病人家属的责难,但郑民华不计较个人名利,他的想法很纯粹,“如果所有医院、所有医生都不愿意冒险,遇到重病人就拒收,那病人怎么办,医学又怎么进步?”作为一名医生,为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病人放心满意,这是从事其他职业所体会不到的成就感。 

言传身教,以自身之正带人身之正

在三尺讲台上,郑民华条理清晰、风趣幽默。在手术台上,他专注果断,几乎没有一个多余动作,他敢于“放手”,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他传道授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临床经验倾囊相授。学生的眼中,郑民华不仅是“大家”,更是“严师”。“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是他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他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常和学生提到:“当医生一定要有整体观,知识面要广,基本功一定要扎实。普外科医生不仅要会开刀,还要会抢救病人,更要了解内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沉着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之所以被大家认为是“严师”,与郑民华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也有关。郑民华不仅在每天早交班指出医学生交班中原则性的医学错误,客观、严肃地教予学生如何正确、全面地观察病人,让他们明白作为一个医生应该严谨、细致。每天下午四点他都会出现在病房里,带领病房的实习医生、研究生和年轻医生,对当日手术病人、危重疑难病人进行查房。每天晚交班时,郑民华都会鼓励同学大胆发言,汇报病史、总结归纳,郑民华会和其他老师一起对同学的结论做出分析,并给予评价,使学生学到正确的临床思路。 

教书育人,授业解惑尚在其次,传道才是重中之重。郑民华杜绝“红包”,医生不收,病人知道送不出去,慢慢也就不送了;也不提倡在病区挂着病人送的锦旗和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奖杯,他始终觉得,收获病人的好口碑是医生的最好嘉奖。润物细无声中,郑民华影响着他一个又一个学生。 

名师名片

郑民华,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教书育人奖二等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普外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组长。获“第三届上海市十佳杰出青年”“上海市卫生系统第五届银蛇奖二等奖”“第七届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二届上海市十佳医生”“2017年上海工匠”“第四届上海高校教学名师奖”“上海市育才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