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

左一鸣:用青春绽放无限可能

青春足迹

自画像:左一鸣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4级本科生 目前已保研至复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硕士项目

左一鸣.jpg

本科四年,虽似白驹过隙,但何以不刻骨铭心。这段时光充溢着一个人正值青年时的盎然风采和蓬勃朝气,沉淀了四年在书海中废寝忘食的跬步之积,也交织了初遇社会的踟蹰枉然和人生浮沉。此番回首不禁感慨,望能将这几年的经验悉数几语汇集于此,是为温故省身,亦作与君共勉。

冲破桎梏,寻找自己之外的自己

如果说大学是一座藏宝阁,那我在这里所挖到的宝,大概便是这个校园带给我的多种可能性,以及一种“打破桎梏”的思维。跳出强加于自己的人设,我在大学的前两年尽全力丰富自己的体验,作为回报,除了收获快速提高的技能点,还让自己的无知变为泛而知之。校学联艺术中心、院学生会、职业发展协会、艺术社团、创业项目、支教志愿服务、海外交流……我尝试每一个角色的过程,都是在全身心了解不同的环境和领域,以及试验自己的生存能力。或许我会因为每一次的晚会筹备、项目策划而疲惫不已,但在这些磨练背后所提高的可塑性,反而能很好地带来不同的灵感,找到自己之外的多个自己,也为之后的发展开拓出不同的道路。

都说学习索然无味,但在学上跳出既有框架,制造新的快乐和动力,在大学中也并非难事。从方法上来看,上课泡图书馆只不过是基础铺垫中的小小一环,我还会主动将知识带出课堂,带到PRP、大创等实践项目中,既是在运用和巩固旧知识,也是在新形式下学习新知识。从内容上来说,大家所普遍认为的专业限制也往往并不存在,如果非说专业是一个圈,那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莫比乌斯环,而不同专业之间则是环环相扣。每一个专业本身便是七彩的万花筒,方向的不同以及专业间的互通性总能带给你无穷无尽的新鲜感。

因此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可怕的不是不知该向何方前行,而是过分地依赖路标,就此框住了自己的方向。正是这种多样尝试的经历,让我找到并笃定了未来深造的研究方向,自大二便开始了传播学的学习和进修。公共管理专业更是支撑着我在传播学领域学习,而传播学反过来也能为我的一专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见解。

精准定位,智与志缺一不可

人乃方圆,终有边界。对自己拥有客观、正确的认知,是在大学阶段中进行积累和充实,以及规划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人欲知天下,先知其所能为所不能为。人生重要的节点中可选择的路有很多,但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哪个能更好地保证自己的进步空间和发展速度,就要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再保持那颗初心。

走得越远,越觉得自己渺小。曾经丰富的经验阅历,反而让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和不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并非无所不能。只有在现有经验之上,充分考量自身能力和兴趣所长,才能避免盲木跟风和茫然无措,从而在众多选择中找到最适合的目标。但保证自身正确定位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保持一颗积极迎接挑战的决心。在目标的选择和制定上,除了要基于自身情况之外,更要尽力扩大格局,放远眼光,做好多手准备,提前了解学校之外的社会环境和行业态势,培养出社会风向的嗅觉和敏感性,以便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铺路,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就我而言,二专的优秀成绩、该领域丰富的实习经历以及希望致力于研究国际传播失衡和数字鸿沟等现象的理想,都是促进我决定毕业之后继续深造专攻传播学领域的动力。选择复旦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的国际双硕士项目也是基于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国际研究前沿,将不同背景下的研究理论通过优秀的教学平台进行结合。

事在人为,始于足下的是鹏程

清晰明确的发展规划只是让自己不再迷茫和恍惚,实则之后的每一步都仿佛薛定谔的猫。但事在人为,从大三上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交换经验,到大三下开始无缝衔接的三份实习,再到大四暑期北京大学两岸大学生“创客营”的出色表现,每一步于我来说都是学习的过程,都是经验财富的积累,也是微调目标和计划的指南针。此外,大学四年这条路也不总是一个人踽踽独行,志同道合的三五寒窗好友、德高望重的师长与前辈,以及每一个曾经在我身边指导过我、帮助过我的人,这些生命的存在和与我之间的羁绊都让我自感幸运,也让我更加有动力不断追求梦想,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继续前行。

如果不出发,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从眼前的小步开始,你会发现始于足下的不仅仅是千里之行,更会是鹏程万里。

左一鸣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