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

张现民:从钱馆筹建的铺路石到钱学森研究的耕耘者

党员风采

十年前,他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参与钱学森图书馆筹建工作,带领征集团队初步实现了“钱学森文献实物收藏保管中心”的建设目标,为钱馆如期开馆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年后,他又承担起钱学森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牵头组织和独立主持了三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致力于将中心建设成为钱学森研究的重要基地和交流平台。他就是钱学森图书馆优秀共产党员张现民,从钱馆筹建的铺路石到钱学森研究的耕耘者,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剑,敢为人先、勇挑重担。

在艰辛中推进征集,在收获中体验快乐

作为我国第一座科学家纪念馆,钱学森图书馆从筹建之初就面临着藏品征集的重任。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征集线索的获得,征集方案的形成。作为征集工作的负责人,张现民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   

在十年时间的文献研究和线索收集中,张现民对每一个线索都全力以赴寻找蛛丝马迹,不放过任何可能找到钱学森资料的机会。有一次,他在得知山西省农村发展中心张沁文与钱老有书信来往之后,主动联系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政协等单位,却均被告知没有此单位。但他没有放弃,几番辗转,通过农业局这条线索,了解到这个单位早在80年代末撤销了。经过联系,他终于找到了已经退休回到上海奉贤老家的张沁文。后来,张现民多次上门拜访并最后获得张沁文捐赠的钱学森书信原件30余封。   

而有些时候,虽然征集人员已经查明钱老的文献、资料等在何处,但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多次沟通、反复。这时候就更加考验征集人员的韧性和工作责任心。由于钱老生前单位的保密性质,很多资料的征集难度相当大。有一次,为了征集钱老在某单位作报告的录像资料,经过前期多次沟通,对方终于答应可以帮助复制。但当张现民等征集人员不远千里前去办理复制手续的时候,对方工作人员却因为各种原因,一推再推,让征集人员进退维谷,遭受着体力和心灵的双重煎熬。后来经过反复交涉,特别是向对方说明钱馆的重要意义,以及这批资料对研究和宣传钱老学术思想的重要意义,功夫不负有心人,对方后来不仅同意复制,而且还将原始母带无偿捐赠给钱馆。这批声像资料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每分钟3000元计算,大约需要460万元,为学校节省了大量资金。   

2011年7、8月间,钱学森家属向钱馆捐赠了大批珍贵藏品,其中包括近万册钱学森的藏书。在接到征集任务之后,张现民立即带领征集团队赴北京开展征集工作。其中,仅藏书就有240箱。打包、封箱、编号,搬运上车,张现民等忙得汗流浃背。   

如今,钱学森图书馆保管着7万余份文献,650件实物,1500多张图片,中央要求的“钱学森文献实物收藏保管中心”的目标初步完成。但在张现民看来,这次任务的完成并不是终点,他又重新起航,承担起建设钱学森研究中心的重担。   

在胜利后重新起航,在坚守中推动研究

在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图书馆建成开馆仪式上,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提出钱馆的建设目标是“三个中心”,即成为国内外钱学森文献实物最完整、最系统、最全面的收藏保管中心,钱学森科学成就、治学精神、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的宣传展示中心,以及钱学森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研究交流中心。开馆之日,前两个中心已基本完成,但研究中心的建设还没有头绪。此时的张现民主动承担、迅速地投入到了钱学森研究中心的建设中。   

学术研究工作和藏品征集工作有着很大的不同,需要坚守,要求更高,挑战更大。张现民一直相信“板凳要坐十年冷”这样一句座右铭,把时间都投入到钱学森研究这一新的征程中。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他时常是下班后简单在食堂吃个饭,就一头钻到图书馆梳理文献。每逢周末,送完孩子上补习班之后,他便赶到学校工程馆自修室学习。他住在闵行校区,但他时常是单位里来得最早的。   

不断学习、锲而不舍,已经融入了他的情感深处,成了他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寻知觅趣,宁静致远,是他淡泊心境的真实样态。“任何事情,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句话虽朴实,却真实。而钱学森彪炳史册的科学成就、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也给了他在学术道路上一往无前、精益求精的不竭动力。   

读书艰苦,苦中有乐;读书有味,苦辣酸甜。他在书海里收获了知识的沉淀、阅历的丰富和素养的提高。近几年,他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协助馆领导、牵头组织和独立主持了三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钱学森年谱》、《钱学森手稿整理与研究(1955—2009)》,《钱学森回国档案整理与研究(1950—1955)》。其中,他牵头组织的《钱学森年谱》已结项,并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鉴定为“优秀”。《钱学森手稿整理与研究(1955—2009)》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他还先后在《高教探索》、《科学管理研究》、《学术论坛》、《历史教学问题》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身为钱学森研究中心负责人,张现民深知任重道远。他从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在立足于个人更高追求的同时,他提出不仅要将钱学森研究中心建设成为钱学森研究的重地,还要将其建设成为团结海内外学者的交流平台。现在,他正在为这样一个目标,甘当一位科研领域的耕耘者,默默前行。   

这就是张现民同志的真实写照,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十年来的所思、所为和所求,真真切切地展示出钱馆人的风格、钱馆人的精神。 

 

汪长明 吕成冬 车兰
钱学森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