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风采巡礼

市六医院党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党委核心作用

党建风采巡礼

——这是一家百年品牌老院:“中国超声诊断发源地”、“我国断肢再植的摇篮”、“中国手”……从1904年到2014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一步一步走来,在110年历史的积淀中,传承、创新。

——这里汇聚了一大批医学名家:董承琅、周永昌、陈中伟、于仲嘉、项坤三……这些“德技双馨”的名医大家,筑起百年六院的精神脊梁,激励着年轻的六院人成长成才,引领、接力。

——党的工作在这里开花结果:“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省级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双培养”、“公推直选”、“党员志愿者”……展现出一幅幅医院基层党建工作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连续三届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连续18年保持“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上海市劳动关系和谐职工满意企事业单位”等集体荣誉。在医院发展的道路上,医院党组织准确定位、搭建平台、保障激励,不断加强公立医院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带领党员们始终发挥着桥头堡和生力军的作用,推动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锐意进取、奋勇争先,交出了一份令百姓满意的答卷。答卷仍在书写,医院党的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从1985年起,医院作为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开始实行院长负责制。《党章》规定,“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因此,如何找准定位,确保医院党的工作既不失位,又不越位,是医院党组织面临的核心问题。多年来,医院党委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提出了“一条心、一双手、一把尺”的工作思路,即党委和行政的最终目标要一致,党委和行政要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党委和行政工作的衡量标准要总体统一。     

在这一思路下,医院党委明确提出要重点履行好两大职能。一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领导好医院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从严抓好班子自身建设,狠抓理论学习、能力建设和组织纪律;以推动医教研全面发展为目标改革干部考核聘任工作,严格干部日常管理;严格落实好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确保党员日常教育全覆盖;在全市公立医院中率先开展起“双培养”工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了“四风”方面存在的8个突出问题,提出了21条整改措施,新建和修订相关制度19项,先后开展实施了便民利民措施14项;以落实责任制为契机,认真履行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二是在医、教、研等中心任务中,发挥好党委的监督、服务职能。党委和行政共同制定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的有关规定》、《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政领导班子议事规则》等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党委参与、监督医院重大决策,确保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医院的落实和公立医院的办院方向;党委围绕促进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岗位建功活动,如世博先锋行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鼓励党员在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委始终把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

医院党委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体现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抓手,创造性地建立起党委领导、行政主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党委每年制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并与行政工作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在工作中逐渐探索形成了包括考核、竞争、监督、激励和约束在内的五大工作机制。党委每年梳理出若干病人反映最强烈、呼声最高,而医院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若干问题,把它们列入年度计划,督促有关部门一项一项予以解决,不断地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近10年来医院社会万人问卷满意率在全市综合性医院中排名始终名列前茅。     

正是在这样的工作思路和框架下,医院党委工作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近五年,党员和职工代表对党委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医院党委书记在申康中心党委从2006年开始的书记年度业绩考核中,与院长绩效考核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连续8年获得A级,充分体现出了党委和行政“一条心、一双手、一把尺”的工作实绩。     

改革创新,重新焕发医院党支部“战斗堡垒”风采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执政能力强不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基层组织强不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医院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科主任负责制的行政管理框架下曾出现过弱化,甚至出现支部工作和中心工作“两张皮”现象。     

医院党委清醒地认识到了这种局面。为此,党委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党支部建设的规定》,落实了支部书记待遇,将支部书记纳入院聘中层干部队伍序列;将支部书记明确为科室核心组成员,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保障党支部工作经费,规定支部工作经费由提取党费、行政下拨和重大活动专项经费三部分构成。     

在此基础上,党支部书记如何带领党员开展好工作成为支部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而党支部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因此,选好支部书记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为此,党委把重点放在“把好选人关”上,全面开展了“公推直选”工作,在确定基本条件后,把支部班子成员的“初始提名权”和“最终决定权”均交给了党员群众,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党员群众信得过、善于开展基层党务工作的人选陆续进入各支部班子。     

志愿服务工作已成为党支部服务患者和社会的重要平台

为了克服支部工作和中心工作“两张皮”现象,党委研究提出了支部工作“三个服务于”工作要求。一是在格局设置上服务于医院中心工作。面对学科发展的新需求,党委将支部建在学科上、学科群上中,有力地促进了支部工作和学科发展的融合。二是服务于党员成长。2006年开始医院党委就开展了“双培养”工作,通过挖掘潜力、组织推动、建档跟踪,努力将“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三是服务于患者和社会,如开展以“专家进社区、下基层”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志愿义诊工作;以“市民健康中心”为基地的党员志愿宣教工作;以“关心社区困难群众”为主题的结对帮扶工作。实践证明,通过设计有效的工作载体,既加强了支部自身建设,又有效地推动了医院中心工作开展。     

为提高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医院党委鼓励各支部围绕体现组织优势、发挥党员作用、促进事业发展的核心,积极探索“小型、多样、业余、灵活”的组织活动方式,加强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的安排、策划,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医技二党支部组织的《开展“品管圈”活动,创新药事服务窗口组织生活》获得了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最佳组织生活案例”,原门急诊党支部组织的《“市民健康中心”平台上的组织生活》获得了申康党委系统“最佳组织生活案例”,外二党支部组织的《聚焦“双控双降”,提高组织生活有效性》获得了申康党委系统“优秀组织生活案例”。     

在党委和支部的共同努力下,支部建设结出硕果:近五年,党员对支部工作的满意率平均达到了99%以上,先后涌现出了“上海市创先争优先进党支部”、“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申康党委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党支部”等一批基层党组织先进典型。     

勇挑重担,努力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局面

党员的形象反映了党的形象,一个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如何维护好、发扬好这面“旗”,是每个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医院党委坚持“三个确保”要求,努力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局面。     

确保党员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始终走在前列。党委探索通过引入医院《各级各类人员考核评估系统数据库》,建立起《党员考核评估系统数据库》,重点评估党员在医疗质量和精神文明方面表现,量化党员评价结果,明确提出党员应在同级同类人员考核中处于前三分之一。各在职党支部每年依据标准和结果制作下发《民主评议结果反馈书》,督促党员整改落实,并在下一年度的民主评议中汇报整改落实情况,形成一个“发现不足—整改提高—回头看—持续提高”的党员成长的闭环运行模式。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群众对党员的总体满意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     

确保党员在医学科研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医学科研工作是三级医院承担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引领医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医院党委结合年度党员民主评议工作,要求支部对目标党员提出明确的科研要求,完成情况纳入当年度的党员考评工作中。无论是老一辈的周永昌、于仲嘉、项坤三,还是中坚一代的李明华、殷善开、徐月敏、章振林,抑或是年轻一代的胡承、周健等,都较好地诠释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据统计,2011到2013年,入选院外人才培养计划的职工中,党员比例达到79%;在院外科研获奖中,79%由党员职工贡献;在获得院外科研课题中,党员获得者占62%。2014年,党员李明华教授更是获得了交大医学院系统年内唯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党员骨干的带领下,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冒着极大的危险空降映秀镇,成为首支到达重灾区的地方医疗队

确保党员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越是在危急时刻、越是在艰巨任务中,越要体现党员的旗帜作用。为此,党委主动给党员加压,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要求党员拉得出、顶得上、干得好。无论是在“5.12汶川大地震”、“4.20芦山地震”中,还是在抗击“非典”、“H7N9”禽流感病毒防治工作中,冲在最前面的总是党员医务工作者,他们中涌现出了“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卫生部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上海市卫生系统抗击非典模范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传承创新,书写百年六院发展新篇章

作为一家百年老院,医院党委深刻地认识到,传承和创新在承接百年历史文化精髓、实现医院新一轮发展道路上的“牛鼻子”作用。     

2014年12月29日,党委举行庆祝建院110周年座谈会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纪事1904-2013》首发仪式

2014年正值医院建院110周年,党委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开展了一些列隆重、热烈而又简朴的文化纪念活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党委组织力量精心编写出版了《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纪事1904-2013》,为传承六院文化提供了又一理想平台;以“传承、创新”为主题,举行六院百年历史图片展;邀请业内名家来院开讲,打造出了极具大师特色的六院《名家论坛》;还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一股“以六院为家、以六院为荣、为患者奉献”的正能量在广大职工中愈发壮大。     

正是这股正能量,造就了近年来医院在医教研等各方面所取得的不俗成绩。2013年,医院服务门急诊患者337万人次,出院病人8.6万人次,手术人次8.29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9.5%、5.5%和5.5%,平均住院天数为8.36天,比上年下降0.07天。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增强,2013年医院全年获得院外纵向课题156项,合同经费655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37%;以第一完成单位获院外奖项11项,其中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比上年增长57%;发表SCI/EI论文403篇,比上年增长18%;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上,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26位,是唯一拥有两个及以上学科同时名列学科排行榜第一的医院。 

 

方秉华 叶建萍 刘义成
市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