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做客媒体与传播学院第六期初心讲堂

11月30日,媒体与传播学院第六期初心讲堂在学院楼东森厅举办。学院邀请到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主讲。饶曙光以“新时代中国电影新变化与新发展”为主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媒体与传播学院影视系主任邵奇主持讲座。

饶曙光指出,今年国庆档国产电影票房乏力,而视频网站的网络电影播放量大幅提升,这是由于今年国庆档电影质量不足导致,观众对于好故事、好电影的需求是刚性的,但对于观看渠道的选择是弹性的。如今视频网站集聚了一批富有创造力、创新力的年轻影像工作者,他们生产了许多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能够引发观看者共鸣的、称得上是精品的网络电影,因此观众们在没有高质量电影上映时舍弃影院转向视频网站也不足为奇。饶曙光以此为切入点,指出了如今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即内容生产力不足。中国电影应该调整发展方向,从追求速度、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在保障国内票房高份额的同时发展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他提出了建设电影共同体美学的概念,并从四个方面来解析2012年以来的电影新现象与新发展。

图片.png

首先是“现象”丛生与电影格局的不确定,其中近年来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小城镇电影”现象,自2011年起国家规定在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建设电影院,县级电影院便爆发式增长,但培训成本高,缺乏专业化管理,小城镇观影人群大多是回乡的白领,而长居于小城镇的观影人群的观影热情慢慢趋于平稳、观影习惯并未能养成,导致许多小城镇电影入不敷出,这便是缺乏田野调查而导致的后果。因此饶曙光提出,电影产业的发展与促进,离不开田野调查的帮助。另外,近年还出现了高成本电影不敌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奇妙现象,比如《星球大战8》在中国票房远不敌《前任3》,《星球大战8》的大剧情叙事结构及其人物关系并不能捕获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热情,尤其是95后新电影观众以及三四五线城市观众。饶曙光据此指出中国电影的生命力、乃至核心竞争力,就在于与本土电影观众的亲密关系。

第二个方面是供给侧改革与中国电影产业新格局,饶曙光指出如今中国国产影片的数量已经趋于饱和,要在稳定影片数量的前提下提高电影的质量。中国电影应该要学会补短板,建设差异化的电影市场体系,并且培养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电影的观众群体。事实上,中国电影结构性优化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主要任务,如何全方位增强国产电影的专业性也将是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发展主要问题。

第三个方面是文化自信与电影强国,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提到并强调文化自信,而中国电影的发展也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因此中国电影要增强自身立场与话语体系,立足于中国电影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其内在的发展要求,构建中国电影流派。深入研究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促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且将中国文化与中国电影更好地融合发展,讲好“中国故事”,走出电影产业的中国特色道路。同时要勇于善于借鉴与吸收不同国家的优秀电影工业、产业、文化、美学经验。

最后,饶曙光提出从“比较视野”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对比中外优秀电影可以发现,无论“中国故事”体现了多么明显的特殊性,但反复出现在中国电影中的叙事主题也反复地出现在我们对国外电影的理解当中。这一些共通的情感叙事因子带来一个问题:如何将中国故事的特殊性与外部受众的普遍心理诉求结合起来,并引发共鸣,此外这些叙事因子也能够作为进行电影创新叙事生产和创造性资源转换的能量供给。

图片.png

文化自信、国家软实力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议题,电影产业则是坚持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阵地。作为媒体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党员应该了解要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饶曙光的讲座让在座的所有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都受益匪浅。

朱媛晨
程紫旭
媒体与传播学院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