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敦煌“壁画医生”苏伯民为交大师生讲述文物修复与保护

11月2日下午,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员苏伯民在闵行校区图书信息楼八楼多功能厅为交大师生带来了主题为“敦煌壁画的保护与修复”的精彩报告。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方曦、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副主任沈丽丹、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教授以及百余位同学和老师出席并聆听了本次讲座。

image001.jpg

image003.jpg

讲座中,苏伯民首先简要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概况,图文并茂地强调了莫高窟的规模之大和成就之高。随后,苏伯民分环节详细介绍了壁画保护的一般步骤:价值评估,现状调查,环境监测,制作材料分析,病害机理分析,修复材料及工艺筛选,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工程实施和工程施工后的检测。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根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研究应当贯穿保护工作全过程,所有保护程序都要以研究的成果为依据。在病害机理分析方面,苏伯民从壁画的结构开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十种壁画病害损伤,并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历史人文等多个角度全面而科学地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在分析筛选和方案制定阶段,苏伯民根据实际保护工作详细介绍了壁画保护前期所要进行的内容。通过与美国、日本等国科研院所的合作,在自主研制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的帮助下,苏伯民的团队利用便携式显微镜、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便携式可见反射光谱仪、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便携式拉曼光谱、便携式红外光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多(高)光谱成像系统和便携式X-射线探伤系统等先进技术对敦煌莫高窟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调查,为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苏伯民以莫高窟第98窟壁画为例,说明调查的结果并依次为基础,简要介绍了灌浆和脱盐等保护性修复措施。当然,对文物的保护一定要杜绝“先破坏后修复”的发生。讲座最后,苏伯民介绍了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检测任务,并详细说明了莫高窟目前已经建立了的莫高窟监测系统。通过“互联网+”的合作,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提高。

image005.jpg

image007.jpg

现场互动中,苏伯民就敦煌壁画绘画技法、灌浆等现有修复手法对壁画的影响、盐分损害敦煌壁画的机理等方面的问题和交大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苏伯民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严谨科学的科研精神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几代敦煌人合力,才能把这样一座重焕光彩的艺术宝库捧到世人面前。本次讲座希望能够给更多热爱艺术的同学以启迪,未来加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护和发扬中去。

吴冕志 聂唱
纪晓恬
文明办